“Apple Watch开启了我们科技创新的新篇章,我们相信消费者会爱上这款产品。”这是2015年苹果CEO蒂姆·库克在正式发布Apple Watch时所说的话。
彼时,智能穿戴设备尚未真正兴起,Apple Watch那2580元的起售价也让不少人望而却步,但其推出后迅速引发智能手表市场热潮,并进一步重塑了穿戴设备领域的生态走向。
如今Apple Watch上市已整整10年,当年看起来比较“超前”的运动监控、心率监测等功能,如今也成为智能穿戴设备的“标配”,而对健康功能的深入探索,也让智能手表从“美丽废物”变成了“健康卫士”。
前不久,苹果公司在北京举行了一场分享会,会上对Apple Watch在心脏监测等健康功能进行了解读。
分享会上提到,早在2015年第一代产品问世时,苹果就在Apple Watch上配备了第一代光学心率传感器,此后在历年的产品迭代中,陆续增加了心率提醒、心电图、车祸检测、摔倒检测、噪声监测、体温检测、经期预测、妊娠状态追踪等功能。
到了2024年,Apple Watch在推出watchOS 11系统时新增了“生命体征”应用,能够在夜间记录心率、呼吸频率、温度、血氧和睡眠等健康指标,当指标偏离正常范围时会进行提醒。
“苹果产品在设计健康相关功能时会遵循一系列原则,首先是以科学为基础,第二是要提供具有行动价值的洞察,第三是健康数据会进行二次加密。”Apple Watch产品经理表示。
现场也邀请到几位开发者和用户来分享了有关健康功能的运用案例,学生用户张张在分享时表示,她因为要记录跑步健身的数据而购买了Apple Watch。这块她最初评价为“美丽废物”的手表,却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向她提示了潜在的心脏病风险。
“我发现我的心率有点不太对劲,静息心率在90-100,慢走、快走或骑车等轻微运动后心率会飙升到180以上,到医院做了心脏彩超后提示是先天性心脏病,后来手术很顺利。”张张说。
目前苹果已经收集了超过5万小时的数据,并在心脏健康研究方面向全球招募了超过40万个真实用户,监测心率异常情况并反馈具体原因。
Apple Watch产品经理在分享会上表示,Apple Watch影响了数以千万计用户的健康生活方式,“希望它能成为大家的健康伴侣,人身安全的重要依托。”
分享会后不久,苹果中国发布了两条基于真实故事改编的广告视频。《李同学的心跳》讲述了一名学生因学业压力频繁熬夜导致经常性心率过高,通过Apple Watch提醒及时就医的故事。《摔倒的白妈妈》则呈现了一位退休母亲在家不慎摔倒,被Apple Watch检测到并及时呼叫了救援,最终顺利得救的经过。
历经10年迭代,Apple Watch稳居市场头部。IDC数据显示,苹果每年能卖出约4000万只手表,创造约200亿美元营收。
当然,Apple Watch也在面临着新的挑战。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2024年,Apple Watch出货量下滑19%,但即便如此,Apple Watch的市占率仍有22%,稳居2024年全球智能手表市占率首位,且比排名第二的厂商高9个百分点。
2024年与2023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市场份额对比
2024年与2023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市场份额对比
随着穿戴领域竞争加剧,智能手表健康监测功能已经愈发普及。IDC研报指出,随着智能手表市场逐渐走向成熟,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消费者拥有了更多选择。对健康管理和运动场景有着明确且精细化需求的精明自主型用户占比稳步上升。
IDC中国高级研究经理林一戎认为,智能手表正从“场景化工具”向“个人健康中枢”演进。市场竞争已从参数堆砌转向人群精细化运营。品牌需基于消费人格差异,在技术研发、场景适配与营销策略上实现精准突破,方能在AI健康时代抢占先机。
南方+记者 葛政涵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