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江网评|让水情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在清远水文分局邀请下,清远市清城区时代小学组织十余名师生走进清远水文站参加“水文开放日”活动。
近年来,清远相关部门积极作为,以清远水文站为核心打造水情教育基地,设置多个主题展区,结合“世界水日”“全国防灾减灾日”等开展开放日活动,每年吸引近千人次到访,成效可观。
从全市范围来看,这是“点”上的发力。笔者认为,要让水情教育深入人心,也应积极推动“面”上的发力,覆盖更广泛的人群和区域。
一方面,要扩大科普对象的覆盖面。不仅要关注中小学生,还应面向广大市民、企业员工、社区居民等。例如,可以针对不同群体开发专门的水情教育课程,包括为企业员工讲解水资源与工业生产的关系,以及节水减排的重要性;为社区居民普及家庭节水技巧和水灾害应对方法等。另一方面,要拓展科普的区域范围。清远地域广阔,除了在市区常态化开展,其他县区也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水文资源,设立水情教育点,或者组织流动科普团队深入基层,让三连一阳地区的群众也能接受水情教育。
此外,要积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平台,制作生动有趣的水情教育视频、线上互动课程等,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人能够便捷地获取水情知识;加强与学校、社区、企业等的合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水情教育的良好氛围。
今年,以清远水文站为核心的清远水情教育基地获批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清远坐拥颇多开展水情、水文教育的优质资源,其中不乏百年历史的水文站,应注意开发利用。
让深耕清远本土的水情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政府不妨有更多作为。本期《北江视评》就到这里,我是孙运冰,我们下期再见。
撰文:陈立楷
摄像:曾亮超
出镜:孙运冰
剪辑:叶镇祖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林伟杰
校对 张芳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