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为优化与新兴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服务政策,新兴县结合实际情况,就引进人才子女2025年秋季入读县城区公办小学一年级有关事项进行公告。
以下为公告原文:
为优化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服务政策,营造有利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的公共教育环境,根据《中共云浮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推进人才云聚强市工程的意见〉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引进人才子女2025年秋季入读县城区公办小学一年级事项公告如下:
一、申报对象
本公告所称“引进人才子女”申报对象为目前在我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的适龄子女:
(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二)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以及与其相同层次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技术)中心的主要专家;
(三)省级领军人才以及与其相同层次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世界技能大赛获奖者、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
(四)持有本省市县人才优待卡的人才;
(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取得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人才;
(六)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取得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人才,我县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具有特殊专长的高级技师,在省级技能大赛获得奖励的高级技能人才;
(七)经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委人才办”)认定的其他人才。
除因2025年新引进(培育)未能及时报送县委人才办备案认定的人才外,不接受未经县委人才办认定备案的人才子女入学申请。
二、入学保障
本公告所称“入学”为入读我县城区公办小学一年级,不接受已在我县学校就读尚未毕业的引进人才子女重新择校转学申请。
人才子女入学工作,由县委人才办牵头,县教育部门按照相关政策规定优先安排到相应公办学校就读。县教育部门按政策规定对申报人才子女入学作出安排后,申报人才不服从统筹安排的,视为放弃引进人才子女2025年入学政策性照顾。
三、办理程序
(一)申报时间
公告发出之日至2025年5月19日17:30。
(二)申报方式
申报时间截止前,由用人单位统一收集符合条件人才子女入学资料向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提出申请,由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进行材料初审、县委组织部进行资格复核。符合条件的,将有关人才子女入学名单及相关材料转县教育部门办理,县教育部门按照相关政策规定优先安排到相应公办学校就读。不符合条件的,应于审核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由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告知申报人。
(三)申报资料
1.《新兴县引进人才子女入学申请汇总表》《新兴县引进人才子女入学申请表》《新兴县政策性照顾人员子女入读县城区公办小学一年级申请表》(附件1—3)(其中“志愿报读学校”栏应填写2个以上不同志愿报读学校,否则将视招生情况调剂到县城区其他公办小学)。
2.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出具的引进人才子女入学申请函(盖章)。
3.申报人才与现工作单位签订的劳动(聘用)合同、申报人才身份证、居住证、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荣誉证书、户口簿(如父母和子女户口分设的,应同时提供子女户口簿,户主页和儿童页复印到同一张A4纸上)、子女出生证、免疫证(可2025年9月入学时提交)、实际居住地证明(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权证或租赁证明等)、英才卡等相关材料复印件,原件现场备核。其中,国外或港澳台地区学历学位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或《港澳台学历学位认证书》。有关材料须以A4纸复印(1式1份),注明:“此件与原件一致”并加盖公章送验核。
四、其他事宜
(一)各企事业单位和人才要对申请子女入学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如有弄虚作假,取消所在单位及相关人才当年享受入学照顾政策的资格,且3年内不得申请。严禁任何个人和单位买卖入学指标或利用入学指标牟取不当利益,如有违反,取消享受入学优惠政策的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申报人才统一由用人单位收集申报,不需网上登记和到学校报名。
(三)中央、省、市对引进人才子女入学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四)本公告仅适用于解决引进人才子女2025年入学,不作为认定申请人才津(补)贴申领资格的依据。
(五)本公告由县委人才办负责解释。
咨询电话: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2890029。
扫描以下二维码打开表格:
1.新兴县引进人才子女入学申请汇总表
2.新兴县引进人才子女入学申请表
3.新兴县政策性照顾人员子女入读县城区公办小学一年级申请表
撰文:梁晓珺
来源:中共新兴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