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 | 从苦命孩子到清华博士,他是如何逆袭的?

+音 2025-05-11 21:44
+音 | 从苦命孩子到清华博士,他是如何逆袭的? 00:00/07:25

南方有“+音”,与您准时相约。

“面对科技封锁、关税问题频现,我们这一代人的时代使命,就是科研报国!”

近日,清华大学的一场对话活动上,庞众望的视频火了。

他的发言片段被《人民日报》转发,配文“青年当如是”,瞬间刷屏全网。

很多网友开始搜索,这个戴着黑框眼镜、目光坚定的青年究竟是谁。

从“全村劝放弃”的苦命孩子,到被众人点赞的清华博士,人们惊叹于他的蜕变,更震撼于他的选择。

当我们深入了解他的成长经历后,就会发现,他逆袭成功的答案,就藏在他父母对他的教育里。

01

1999年,庞众望出生在河北沧州的一个小乡村。

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残酷玩笑:父亲患有精神分裂症,生活难以自理;母亲庞志芹患有先天性脊柱裂,下肢截肢,只能靠轮椅行动。

全家的生计,仅靠年过七旬的爷爷奶奶种地、捡垃圾维持,年收入不足3000元。

这样的家庭,连生存都是奢望,更别说给孩子好的生活和教育了。

可即便如此,庞众望的父母,还是拼尽全力,给了他一个温暖的家。

庞众望6岁那年,被查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费要4万。

亲戚朋友都劝庞志芹放弃:“这孩子命太苦,治好了也是拖累,不如早点解脱。”

可庞志芹却坚定地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不会放弃我的孩子。”

她坐着轮椅,挨家挨户地借钱,哪怕被人拒绝,被人嘲笑,也不放弃。

为了凑钱,她甚至在大雨天出门,结果连人带轮椅翻下山坡,差点丢了性命。

终于,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庞众望顺利完成了手术,重获新生。

这场生死考验,不仅让庞众望懂得了生命的珍贵,更让他感受到了母亲深沉的爱。

在庞众望的记忆里,母亲虽然身体残疾,却总是满脸笑容。

父亲虽然精神异常,但清醒的时候,也会努力干活,给庞众望买零食,陪他玩耍。

虽然家徒四壁,但庞众望从未缺过爱。他知道,无论生活多么艰难,父母都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墙上贴满的奖状,是他对父母最好的回报,也是这个家最耀眼的光芒。

02

2017年,庞众望迎来了人生的重要时刻——高考。

他以684分的裸分,加上清华大学“自强计划”的60分加分,总计744分,成为沧州市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录取。

当清华校长邱勇亲自来到他家,为他送上录取通知书时,看着那破旧的土坯房和满墙的奖状,忍不住红了眼眶:

“这是真正从寒门飞出来的金凤凰。”

庞众望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

庞志芹常说:“人要往前看,遇到什么困难,就解决什么困难。”

在她的影响下,庞众望从小就养成了积极乐观的性格。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他总是笑着面对,从不抱怨。

小时候,别的孩子放学后都在玩耍,庞众望却要回家照顾母亲,洗衣做饭,忙里忙外。

上了初中后,庞众望开始利用课余时间捡废品来补贴家用,还会利用假期时间,去做家教、打零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

在清华大学的日子里,庞众望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

这里高手如云,竞争激烈,学业压力巨大。

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每天早早起床,去图书馆占座学习;晚上,别人都休息了,他还在实验室里做实验。

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会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直到弄明白为止。

正是这种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让庞众望在清华园里脱颖而出。

他不仅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奖学金,还参与了多个科研项目,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

03

在东京大学的入学典礼上,校长藤井辉夫有过这样一段致辞:

“比起考取高分的技巧,我更希望你们学会在便利店打工时不抱怨,在暴雨中帮陌生人扶稳单车,在实验室失败100次后仍能微笑重来。”

抗挫折,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能力。

这些年,我们总能从新闻上看到一些孩子因为遭受挫折、困难,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悲剧。

父母用分数和物质搭建起看似坚固的城堡,却在不经意间抽走了支撑孩子生命的精神梁柱。

庞众望的故事让我们看到:

真正好的教育,不是给孩子提供多么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是教会他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苦难。

真正的抗挫力,从来不是模拟训练的结果,而是从真实生活的粗粝中生长出的铠甲。

教育的终极命题,从不是如何让孩子躲避苦难,而是教会他们把苦难熔铸成照亮前路的火炬。

正如庞众望在日记里写的:“母亲从未给我买过教辅书,但她用脊梁为我搭建了最稳固的人字梯——一头连着泥土,一头伸向星空。”  

所以,当我们焦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时,或许应该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  

眼中有光,是看清生活残酷后依然相信明天的勇气;

心中有爱,是在被伤害后仍然拥有温暖的慈悲;  

脚下有力,是明白为何而活,便能踏碎一切荆棘的笃定。

这世上最好的教育,从不在名校招生简章里,而在父母用生命写就的教科书上。

今天的“+音”到此结束,感谢聆听。

来源 | 读者

作者 | 今夕何夕

主播 | 芮康帆

录制 | 李婷婷

编辑 朱丹
校对 曹柏英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