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仲恺高新区惠环街道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了一场全域覆盖、责任到人的爱国卫生运动。从村小组的“最后一米”到公共区域、行业场所的“关键角落”,惠环街道通过“宣传+消杀+整治”三重举措,降低节后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为辖区居民与返岗人员筑牢健康安全屏障。
宣传入户不停歇
当天上午9时许,惠环街道工作人员带着宣传手册深入住户、商铺科普蚊媒疾病预防知识,引导居民及时清理室内外各类积水容器,保持环境卫生整洁。
同时,工作人员特别介绍了基孔肯雅热的早期识别与应对方式,提醒居民若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基孔肯雅热疑似症状,第一时间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活动情况,以便快速明确诊断、尽早开展治疗,避免病情加重或传播风险。
卫生整治筑防线
与科普宣传同步推进的,还有专业消杀行动。
当天,惠环街道消杀队员配备专业器械与药物,重点对辖区绿化带、灌木丛、地下车库等蚊虫易出没区域进行精准喷洒。
针对排水沟、雨水井、下水道口等蚊虫孳生“死角”,工作人员还掀开井盖,投放缓释灭蚊药物,通过“上下联动”的消杀模式,切断蚊虫从“孳生”到“扩散”的链条。
环境整治是爱国卫生运动的重头戏。惠环街道聚焦村社公共区域、沿街商铺周边、背街小巷等易藏污纳垢、易积水区域,展开“地毯式排查、清单化清理”。工作人员手持夹子、扫帚、锄头、手套等清洁工具,进行杂草清理、翻盆倒罐与垃圾清运,努力用“看得见的干净”消除“看不见的隐患”。
压实“门前三包”责任
为实现全域防控无死角,惠环街道此次行动特别强化了对各类行业主体的督导。
相关职能部门深入学校、企业、农贸市场、酒店宾馆、临街商铺等重点场所,督促其严格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制,提醒其每日清理清理垃圾杂物、及时清除积水、对公共区域进行常态化消杀,不给蚊虫留下任何孳生机会。
据统计,本次爱国卫生全员行动累计派发宣传物资600余份,督导行业主体约200家;翻倒闲置盆罐、水桶、泡沫箱等各类易积水容器200余个,清运垃圾杂物16车,清理潜在积水点位约180个;使用各类消杀药物约45公斤(升),消杀覆盖面积达30万平方米,实现辖区公共区域与重点行业场所消杀、整治“无死角”。
撰文:田咏恩 李凯琪 于蕾
图片:惠环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