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再饮中国氢能“头啖汤”

作者 林洛峰 2025-07-10 18:52

7月10日,2025年南海区氢能产业下半年工作推进会暨丹灶镇增资扩产现场会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召开。大会铺排了下半年南海氢能产业重点工作,进行了政策发布和一批项目签约。会上,全国首座“光电氢油”综合能源母站开工建设,百辆氢能公务车正式投用,标志着佛山氢能产业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示范应用推广再有新突破。

当前,促进本土企业增资扩产已成为佛山招商引资、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本次大会也是一场聚焦丹灶增资扩产的现场会,以点带面力促全区乃至全市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掀起新一轮增资扩产热潮。

在南海这片热土上,与会人员共同见证了佛山氢能迈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突破;以丹灶为样本,大家也感受到佛山拓展产业空间、重塑制造业优势的决心和力度。佛山市副市长徐童说,佛山市委、市政府将以最大决心、最实举措,与广大企业并肩奋战,让氢能产业从南海的“燎原之火”,汇聚为佛山的“万丈光芒”;让增资扩产从丹灶的“点状突破”,拓展为全市的“全域焕新”。

接下来,南海作为“中国氢能产业之都”如何再发力?会上,南海区区长王勇要求,南海上下要有稳中求进的战略定力、“三箭齐发”的战术布置、科创驱动的基本优势、人文引领的区域特色、有效市场的原则底线、有为政府的合力支撑,以做成每一件小事就是大事的务实作风,进一步推动南海氢能产业发展壮大。同时,他希望下半年丹灶的增资扩产工作取得更亮眼的成绩。

5大维度13大重点

打造更优氢能产业生态

今年上半年,南海在氢能全产业链构建、核心技术攻关、高端人才集聚和应用场景创新等方面持续领跑。进入下半年,南海提出进一步巩固氢能发展的优势,发挥“群主效应”,加快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氢能生态体系。

7月10日,2025年南海区氢能产业下半年工作推进会暨丹灶镇增资扩产现场会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召开。通讯员供图

7月10日,2025年南海区氢能产业下半年工作推进会暨丹灶镇增资扩产现场会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召开。通讯员供图

会上,南海区委常委黄智斌全面介绍了南海在今年下半年的氢能产业重点工作,并发布《南海区促进加氢站建设运营及氢能源车辆运行扶持办法》(下称《扶持办法》)。

接下来,南海将从保障氨氢供给、完善基础设施、产业补链强链、拓展应用场景以及提升产业影响力等5大维度13大重点事项着手,全力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比如,针对产业发展的氢源问题,南海将会确保中鹏未来生活垃圾资源化制氢项目在今年按期投产,夯实本地氢源基础,同时积极拓展外地供给渠道,包括争取中石油广东石化揭阳项目富余氢气供应、联动茂名东华能源建立稳定氨源供应、谋划与航天氢能合作建设液氢工厂等。

围绕产业补链强链,今年南海将精准服务已落户项目,为氢能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同时加速突破在谈项目,引进更多优质企业,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

完善的加氢网络,是氢能车辆推广的重要前提。目前,南海已建成投运15座加氢站,覆盖全区各镇街。接下来,南海将会以全区186座加油站为基础,全面构建完善科学的全区加氢网络。

在拓展应用场景方面,南海提出交通先行、一产示范、二产突破、三产创新,包括今年全力推动投放1000辆氢能车,启动中广核“光电氢渔”示范项目,探索掺氨燃烧发电示范项目的中试工作,在全区政务中心、景区全面投放氢咖啡机等举措。

南海在氢能应用场景创新方面积极探索。图为氢能乘用车在位于南海丹灶的70兆帕加氢站加氢。通讯员供图

南海在氢能应用场景创新方面积极探索。图为氢能乘用车在位于南海丹灶的70兆帕加氢站加氢。通讯员供图

为进一步扩大“中国氢能产业之都”的影响力,南海将在今年10月举办“2025年中国氢能大会”,同期举办氢能论坛、产品展会和项目签约,重点展示南海氢能产业的最新成果。

会上发布的《扶持办法》,则聚焦基础设施完善、氢气降本和终端应用推广三大核心领域,以普惠性政策体系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全周期支持,彰显南海始终与氢能企业携手并进,坚定发展氢能产业的决心。

万亩空间、三大承诺

丹灶再掀增资扩产热

丹灶作为本次大会的举办地,地处佛山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核心区,同时也是“中国氢能产业之都”的核心区域。近年来,丹灶把握重大发展机遇,将服务企业增资扩产作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打造“中国氢都、科创丹灶”。

“今年,一批扎根丹灶多年的优质企业,纷纷启动了新一轮的增资扩产计划,涵盖新能源、智能安全、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多个核心产业领域。”会上,丹灶镇镇长钟强透露,今年上半年,丹灶已出让工业用地432亩,为澳亚新能源、佳丽美半导体等6家企业提供近200亩土地实现增资扩产。目前还有6宗工业用地、共计约160亩正在挂网。

优质的产业空间是企业增资扩产的基石。据统计,当前,丹灶已整合核心产业片区土地2340亩,拥有大湾区新能源产业园、先进制造业产业园等万亩产业基地,具备承接大型、优质增资扩产项目和战新产业项目的能力;全镇工业载体面积超75万平方米,包括仙湖国际科创社区等优质载体,能够满足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接下来,丹灶将进一步加大产业用地收储和出让力度,优化园区建设,优先保障新能源(氢能)、新型电力装备、新材料、智能安全应急等新兴产业,以及传统优势产业中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增资扩产项目。

现场,丹灶镇委、镇政府推出三大服务承诺:凡是符合丹灶产业导向的优质项目,将确保土地资源与项目需求的精准匹配;凡是落户丹灶的企业,将借助南海“拿地即开工、完工即投产”政策,最大程度降低企业时间与资金成本;凡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要素需求,将优先配置、全力保障。

南海氢能再领全国之先

百辆氢能公务车上路、综合能源母站启建

政策引领方向,企业践行发展。

会上,南海区国资局下属企业南控集团代表介绍了南海的氢能乘用车和商用车推广计划。今年,南海将力争实现不少于100辆氢能公务车投用,重点投放1000辆氢能物流车辆,同步投放氢能重卡,后续将因应场景需求增长持续扩大投放规模。

据统计,目前南海已投入氢能车辆1313辆,覆盖公交、物流、市政、渣土、乘用等多种车型。大会上,南海迎来了100辆氢能公务车正式投用,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氢能公务车集中投用案例之一。接下来,南海将逐步推动现有公务用车实现氢能替换,为推广应用氢能车辆树立标杆示范。

百辆氢能公务车在佛山市南海区正式投用。通讯员供图

百辆氢能公务车在佛山市南海区正式投用。通讯员供图

同时,全国首座“光电氢油”综合能源母站启动建设。该项目坐落于丹灶赤坎村、桂丹路旁,由区属国资和社会资本联合投资建设,该项目创新性集光伏发电、制氢、加氢、加油、充电五大功能于一体,实现能源服务“一站式”供给。值得一提的是,在制氢方面,项目同时采用ALK、AEM、PEM三种技术路径,形成优劣互补、协同增效的先进制氢体系。

日趋成熟的南海氢能生态,离不开企业的开拓创新。会上,广东中新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新氢能”)和昇辉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昇辉新能源”)作为企业代表,分别上台分享了公司在加氢站建设的最新策略以及对氢能产业的战略布局。

其中,中新氢能将以南海为核心,辐射大湾区,建设多座制氢加氢加油充电综合能源母站,并将其打造成为广湛氢能高速项目的关键布局;在本次建设的“光电氢油”综合能源母站中,昇辉新能源深度参与,接下来,该公司将会以南海为战略支点,与各方伙伴携手,积极探索绿氢生产、氢能多元化应用场景拓展。

全国首座“光电氢油”综合能源母站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开工建设。通讯员供图

全国首座“光电氢油”综合能源母站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开工建设。通讯员供图

会上,5个氢能项目和3个增资扩产项目集中签约,涵盖氢能公务车持车平台、综合能源站建设、储氢装备制造、氢能工程车辆应用等关键领域,有望进一步构建完善从制氢、储运到终端应用的南海氢能全产业链生态。

三大步与三大招

以南海突破为佛山探路赋能

会上,佛山市副市长徐童说,氢能与空间的双重战略价值,是佛山制造“领跑新赛道”的战略引擎。佛山持续在氢能领域不断探索,先行先试,如今不仅是全国氢能应用的“样板间”,更成为产业突破的“策源地”,加速驶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快车道”。本次大会,南海的实践也让她看到,佛山的招商模式正从“给政策”“给优惠”向“给场景”“给市场”转变,以全新姿态塑造增资扩产新优势,政府与企业共生共荣,构建起“空间—场景—服务”三位一体的发展范式。

“聚焦南海突破,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探路赋能。”徐童总结认为,自年初氢能强支撑方案发布后,南海作为佛山氢能产业发展核心区,又迈出了三大步,第一步是创新敢为人先,第二步是场景开拓融合,第三步是锻造硬核技术;今年,南海在增资扩产工作上也拿出了给空间、给场景、给服务三大招。

徐童表示,接下来,佛山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南海,通过深化场景应用,让更多“南海场景”成为“全市标配”;以科技、人才、土地空间等完善产业生态,破解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同时通过强化开放协作,赋予南海更大的探索空间,推动南海氢能技术、装备与服务走向世界。

“要有稳中求进的战略定力,要有三箭齐发的战术布置,要有科创驱动的基本优势,要有人文引领的区域特色,要有有效市场的原则底线,要有有为政府的合力支撑。”会上,王勇对下阶段南海氢能产业发展提出了六点要求。

王勇指出,南海氢能产业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结合国家的部署,围绕“再造一个新佛山”的目标,立足南海的制造业根基,要保持稳中求进的战略定力,通过发展去解决问题;在战术层面,要坚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布局“三箭齐发”,南海氢能产业的发展路径要与之匹配;南海作为“中国氢能产业之都”,接下来要从突破关键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入手,强化科创驱动的基本优势。

“当前,南海正以全区之力推动人文经济发展。”王勇说,无论是推动镇街经济发展,还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人文引领都是直接推动力,在氢能应用推广的过程中,要以人文引领挖掘经济增长点,彰显区域特色;南海坚定不移支持氢能产业,最终还是要以有效市场作为原则和底线,通过市场检验,增强产业活力;对于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政府提供全方位支持,希望广大企业、科技平台和相关部门等统一到南海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上来,全力以赴推动南海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采写:南方+记者 林洛峰


编辑 杨晖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