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新糖果,从创意构想到成品上市需要多久?在潮州庵埠,答案是一周。
这个30平方公里的“糖果梦工场”里,“甜蜜速度”每天都在上演——上游“味觉魔术师”精准调配原料,中游“糖果工程师”攻克工艺难关,下游“糖衣设计师”创造爆款包装。这种全链条协同的创新模式,正推动着庵埠食品从传统制造向智造升级,实现“甜蜜突围”。数据显示,2024年,庵埠镇食品及配套产业规上企业销售额超107亿元。其中,庵埠镇糖果出口额近15亿元,带动潮州市糖果出口额占全省总量的30.94%,居广东省首位。
当前,潮安区将发展食品工业作为实施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的有力抓手,正全力将庵埠镇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世界级糖果小镇”。7月17日—19日,第三届广东(潮州)特色食品产业大会将举行。作为潮安食品产业的核心区,庵埠镇这座“糖果小镇”将再次成为全国食品行业瞩目的焦点。
甜蜜智造 从“征服味蕾”到“健康升级”
走进广东新乐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制药级标准的智能化生产线,展现出现代食品工业的先进水平。精密模具中,一粒粒压片糖果鱼贯而出,从原料灌装到成品旋盖全部实现自动化,电子监测仪严格把关每颗糖果的质量。
“我们不仅追求生产效率,更注重产品健康。”企业人力行政副总监吴金荣介绍,他们选择全球知名供应商合作,山梨糖醇来自全球领先制造商,乳品原料则采购自行业最大乳品生产商,从源头保证产品质量。旗下“都市牧场”品牌已开发无糖薄荷糖、奶片奶棒等五大品类。其中,无糖薄荷糖作为“醒脑神器”,成为年轻人办公、驾车时的必备品,市场份额持续领跑行业。
同样专注健康赛道的广东优之唯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优之唯品”),其铁盒装珍果汁硬糖含有15%的真实果汁成分。他们突破技术瓶颈,确保维生素C在高温环境下不流失。“让消费者不是吃糖,而是吃果汁。”负责人陈灿介绍,这款“可以嚼的果汁”通过新兴零食量贩渠道,已进入全国2000多家门店销售,成为企业的拳头产品。
今年,优之唯品进一步拓展健康产品线,推出夹心无糖益生菌糖,单盒含180亿活性益生菌,保护口腔健康。通过引进自动化生产线,企业实现了生产效率50%的提升,单条产线日产能达3万瓶。凭借持续创新和稳健发展,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额近5亿元,成功入选潮州市2025年“优大强”企业。
在广东海亿健康科技的生产线上,“醇然心动”品牌的无糖、胶原蛋白肽等功能性产品批量生产后,准备运往各大零食量贩店。“新兴零食量贩渠道占我们国内市场的60%。”企业相关负责人陈庆业介绍,他们已与海底捞、探鱼等餐饮连锁达成战略合作,开发出专属“餐饮伴侣”系列,实现跨界共赢。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企业将继续开拓“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北美地区等海外市场。
创新,正在庵埠食品产业中形成集群效应。企业一方面深耕产品升级,通过功能性、健康化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多元渠道,构建从传统商超到新兴零售的立体化市场网络。
目前,庵埠镇已建立起完整的糖果产业生态体系,产品矩阵覆盖压片糖果、凝胶糖果等数十个细分品类,形成了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集群优势。
全链协同 “一周速造”背后的“链式魔力”
“在庵埠,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包装、出货,最快只需一周。”广东汕泰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洪涌洪的自信,源于当地完善的产业链配套。食品工业的蓬勃发展,带动包装印刷与机械制造协同跃升。
“只要跟吃有关的包装产品,我们都能生产。”在广东宝佳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宝佳利”)展厅里,琳琅满目的食品包装产品令人目不暇接。从精致的零食袋到环保的饮料标签,从夜光的立体膜到锁鲜的预制菜包装,每一件产品都凝聚着创新智慧。企业副总经理陈克之介绍,近年来,企业不断改进工艺,适应小食品、代餐食品、饮料、预制菜及新鲜食品等多样化需求。
在预制菜包装领域,宝佳利与高校联合研发的“会呼吸”薄膜,具有疏水疏油、抗菌高阻隔功能,已应用于牛肉生丸及生鲜蔬菜水果包装,可实现一周保鲜不变色。“由于生产链条完善,客户下单后一般十天就能交货,最快仅需三四天,比外地快三到五天。”陈克之说。
生产车间里,两条从德国引进的8.7米BOPET薄膜生产线正高速运转。这是目前广东省内工作宽度最宽、机速最快、最先进的薄膜生产线。其中一条生产线主要服务本地市场,填补了本地BOPET薄膜生产原材料的缺口;另一条则专注于差异化产品,如新能源汽车绝缘膜、电子保护膜等。这些创新产品不仅完善了本地产业链,更提升了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产业链的另一关键环节——食品机械同样表现亮眼,带动产业升级。在广东利电机械有限公司(下称“利电机械”),一台台自动化包装设备正在调试。利电机械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包装生产线,包括高速给袋式包装机、多列包装机、高速灌装机等系列,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盐业等领域。
“每分钟100包,误差不超过0.01克。”公司负责人庄明铭指着正在试机的高精度包装机介绍。作为庵埠地区最早涉足食品包装机械的企业,利电机械已开发出涵盖颗粒、片剂、粉剂、液体等全形态物料的智能包装解决方案。
“我们不仅是设备供应商,更是智能化转型的合作伙伴。”庄明铭说。随着庵埠食品产业升级加速,利电机械已在研发新一代柔性包装生产线,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设备,助力食品企业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目前,潮安包装印刷企业约1200家,规上企业65家。庵埠镇更是打响了“中国包装印刷第一镇”招牌,形成了一条从薄膜材料、油墨、各类助剂生产,到电脑设计、电雕制版、凹凸彩印,再到注塑包装、纸箱、包装印刷机械等一应俱全的完整产业链条。
■延伸
第三届潮食会7月17日至19日举行
市场化运作新突破 专业展馆新升级
今年7月17日—19日,第三届广东(潮州)特色食品产业大会(简称“潮食会”)将在潮州市潮安区东山湖园区(潮安支柱产业孵化基地)举行。作为“世界美食之都”和“中国食品名城”,潮州将再次汇聚四海客商,以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办展理念,搭建食品产业全链条对接平台,推动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届潮食会首次实现“全市场化”运作,完成从政府主导(首届)到半市场化(第二届)再到全面市场化(第三届)的转型升级。依托庵埠“中国第一食品名镇”“中国包装印刷第一镇”、潮安“中国食品工业强县”的产业优势,展会完整呈现“食品—包装—机械设备”全产业链生态。
潮食会首次落户潮安区东山湖园区专业展馆,这是展会从临时场地向专业化展馆升级的重要突破。作为省级高新区,该园区是潮州食品产业链的聚集地。专业展馆的启用不仅提升了参展体验,更通过“展产联动”的区位优势,让客商能够近距离考察潮州食品产业集群,实现“看展+验厂”无缝衔接,为产业合作提供更高效的平台支撑。
据第三届“潮食会”庵埠镇服务保障专班副组长、办公室主任洪泽雄介绍,本届展会吸引600余家企业参展,其中省外企业占比近30%,覆盖粤闽及全国多地知名品牌,展品涵盖近万款特色食品及产业链配套产品。值得关注的是,展会精准邀约全国专业采购商,首次联动婚庆协会、外贸协会等垂直领域机构,拓宽婚庆定制食品、跨境贸易等新兴渠道,助力企业打通“产销闭环”。
■相关
以小糖果撬动大产业
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以来,潮州市潮安区立足食品产业优势,探索出一条特色县域经济发展路径。近日,潮安区“建设‘糖果小镇’擦亮潮安食品金字招牌”的创新实践入选《2024年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创新与突破》汇编,成为“城镇能级快速跃升”的典型案例。
作为“中国食品名城”核心区,潮安区充分发挥庵埠镇产业集聚优势,科学编制《中国·庵埠糖果小镇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创新构建“一区三园一廊道”空间布局——即糖果小镇文商旅综合体验区,梅林湖科创智慧产业园、梅溪河食品价值创新园、糖果国际商务园,以及城市中央水廊道。这一规划蓝图,为产城融合发展指明了路径。潮安区正加快推进“糖果小镇”会客厅、“糖立方”等特色载体建设,促进工商文旅深度融合,让特色城镇IP日益鲜明。
产业发展呈现新气象。在潮安区“引优育强”工程推动下,笑咪咪、新乐等本土龙头企业加快向高附加值领域拓展,带动产业集群提质升级。数据显示,2024年全区规上食品企业达75家,实现工业产值约58亿元,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这背后是一套组合拳:潮安区创新“链长+链主”双链制,并出台18条针对性措施,打造休闲食品“大品牌”、预制菜品“大品类”、营养特医食品“大体系”。此举旨在推动传统糖果向功能性食品升级,延伸预制菜、特医食品等新赛道;促进食品与包装、机械等产业协同发展。如今,一条贯通“食品—包装—机械—运输—销售”的全产业链已然成形。
在潮安,政企联动破解发展瓶颈的故事,接续上演。通过“企业点单、高校接单”的产才对接机制,一批关键技术难题得到破解。2024年,潮安区食品行业新增专利104件,创新活力持续释放。市场开拓成效显著,两届“潮食会”累计达成意向订单232亿元,“潮安展团”在全国糖酒会等平台大放异彩,线上直播营销打开新销路,区域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记者手记
握紧创新密钥
小县域也能打开世界市场
在庵埠的糖果工厂里,我看到了传统产业最生动的转型实践。这里的企业用行动证明:产业没有新旧之分,唯有创新才能永葆活力。
制药级的生产标准、科技化的研发思维、全球化的市场视野,不仅让这些扎根行业数十年的老牌企业焕发新生,也颠覆了外界对传统食品制造的刻板印象。他们不再满足于制造“甜味剂”,而是打造“健康解决方案”,一颗糖果可以是营养载体,也可以是科技结晶。
更难得的是,这种创新呈现出鲜明的集群效应。从原料到包装,从生产到销售,整个产业链条都在同步升级。这正是“百千万工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动写照——通过系统性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生态。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庵埠企业早已突破地域限制。他们主动对标国际标准,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如今,以庵埠企业为主力的潮州糖果,已占据全省出口份额的三成。
传统产业的未来在哪里?庵埠给出了答案:当传统产业握紧创新密钥,小县域也能打开世界市场。
文/图:南方+记者 纪金娜 黄品 魏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