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女子收到“孩子”发来的短信,但平时孩子并不喊她“妈妈”

广东普法 2025-11-22 19:39

近日,有广州家长反映

称最近有不少家长收到

自称是自家孩子通过“校讯通”

发来的短信

以想要报名“清华大学”等名校

举办的培训班为由

让家长添加所谓“教务处老师”微信

并支付高额培训费

据了解,假冒“校讯通”诈骗屡屡出现,各地警方已多次发布提醒,呼吁家长收到陌生号码发送的缴费类信息时,务必通过原有联系方式或班主任进行核实,切勿轻易转账。

▲家长周女士展示上周收到“孩子”用“校讯通”发来的短信

▲家长周女士展示上周收到“孩子”用“校讯通”发来的短信

“妈妈,我是XXX,老师让我用校讯通给你发的信息,可以收到吗?”家长周女士表示,上周末突然收到“孩子”的短信,但短信中“孩子”称呼自己“妈妈”,让周女士对该短信的真实性存疑,“孩子在家并不是这样喊我的,马上想起家长群里提到的诈骗短信。”

周女士展示其他家长收到类似的短讯,这些短信均是来自陌生号码,电话那头的“孩子”先是自报大名,自称正用“校讯通”发消息。如家长回复了短信,“孩子”就称学校邀请到“清华大学”资深教授开展培训班,自己想要报名。

不少家长也收到类似的短讯,这些短信均是来自陌生号码,电话那头的“孩子”先是自报大名,自称正用“校讯通”发消息。

搜索发现,利用“清华大学培训”诈骗并非新鲜事,在社交平台上就有不少网友分享自己收到此类诈骗短信的经历,都是先收到一条试探性短信,如果回复了对方,对方紧接着以“学校通知报名很快截止,怕晚了报不了”为由,催促家长添加报名“老师”微信,进行线上缴费。

利用“清华大学培训”诈骗并非新鲜事。为了增加真实性,对方还会发来一份“清华大学”的贺信或当地教育部门的文件截图作为佐证。

根据网友贴出图片,这封贺信称邀请“清华”的教授到“本校”开设学习活动,但贺信的落款和盖章却是“清华大学教务处”。图中还提到:“每一门课程收取费用24900元,凡是报名参加培训的学员均可获得教育局助学金补助,每门课程补助12450元。”“缴费落实名额后上报教育局复核审批,十个工作日后补助费下发至家长指定的名下账户。”

近年来,假冒“校讯通”诈骗屡屡出现,各地公安也曾相继辟谣,并提醒广大家长,收到自称是自己孩子的陌生号码短信,不可轻信,务必核实信息来源真伪,及时与学校老师、学生本人取得联系。如不慎被骗,请立即保存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并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谨防被骗

文章来源:广东普法综合整理,主要内容源自南方都市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