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有喜事来种树”,今天和渔民兄弟一起庆开渔!|响亮打卡

作者 邹祥亮;李阳诗 2025-08-16 08:53
01:22

(播放视频,时长共1分22秒)

茂名“有喜事来种树”,今天和渔民兄弟一起庆开渔!|响亮打卡

8月15日下午,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前夕,在茂名滨海新区博贺镇新沟村出海路边,博贺渔民与镇村干部志愿者齐心协力,种下三十多棵树苗。

开渔前夕,博贺镇渔民、党员干部一起植树。

开渔前夕,博贺镇渔民、党员干部一起植树。

“有喜事来种树”,是茂名倡导践行十多年的全市行动。近年来,“有喜事来种树”观念深入人心,催生“喜事林”等770多个主题林,全市乡村绿化种植苗木达86.6万株。

植树本身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渔民作为依赖海洋资源的群体,参与植树是用实际行动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今天有30多位船长过来,每艘渔船认种一棵树。”茂名滨海新区博贺镇海雁渔业党支部书记杨承志介绍,渔民出海作业要保护海上资源,在陆上也会保护环境,这是相互关联的,计划以后每年开渔都提倡种树,“我们出海回来,看到有一片片绿色的长城,都会非常开心。”

给新种植的树浇水。

给新种植的树浇水。

植树在当地也有一段深厚的历史。博贺半岛三面临海,以前沿海都是寸草不生的沙滩,水旱、风沙灾害频发。1954年,当地响应绿化祖国号召,党政军民齐上阵,着手在风沙带种植防护林带。那会男性劳动力出海,造林重担全落在妇女肩头。为抵御风沙,她们攻坚克难,在沙滩成功种下一万多株木麻黄苗,博贺林带因此得名“三八林带”。1971年,著名画家关山月以“博贺林带”为题材,画就名画《绿色长城》,悬挂在人民大会堂广东厅,博贺沿海防护林带因此闻名全国。

给树苗做好防风措施。

给树苗做好防风措施。

开渔节与渔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如今,当地把开渔节与植树紧密结合,赋予传统习俗新的时代内涵,让“喜事”的意义从个人或群体的欢庆延伸到对自然的回馈。乡风文明的转变,传递出对生态保护的重视。

撰文/出镜/图片:邹祥亮

拍摄/剪辑:李阳诗

编辑 李阳诗
校对 胡柔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