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朋友做好3个小动作,养护膝关节

广东中医药 2025-08-08 08:43

很多中老年朋友膝盖疼、上下楼“咯吱响”,总以为是“骨头老了”,其实在中医看来,这是筋脉失养、湿邪阻络。关节周围的筋、软骨就像机器的“润滑油”,气血跟不上、湿气排不出,“油” 就会变稠、变少,骨头磨骨头,自然就疼了。

今天给大家推荐几种能濡养筋脉、祛湿通络的小动作,坚持下去比盲目补钙更有效,让关节慢慢变灵活。

养关节的3个小动作

01

按揉膝眼穴

膝盖骨下方有两个凹陷,就是膝眼穴,中医认为这里是“关节气血汇聚的地方”。

每天晚上用拇指按揉两侧膝眼穴,顺时针揉 10 圈,再逆时针揉 10 圈,力度以有酸胀感为宜,按完后会觉得膝盖暖暖的,气血通了,疼痛也能减轻几分。

02

直腿抬高法

中医讲究“走为百炼之祖”,试试直腿抬高法。

可采用直腿抬高法:坐位,伸直下肢,勾脚,尽量抬高一侧下肢,持续5~6秒后交替锻炼另一侧。每日早中晚各进行3次,每次20~25组动作。

03

艾灸足三里

足三里是“养生第一穴”,位于外膝眼下3指,胫骨外侧。

每天早上用艾条悬灸足三里,每次10分钟(距离皮肤3厘米,别烫伤);艾灸能温通经络、健脾祛湿,脾胃强了,湿气少了,关节自然少受罪。

中医提醒

1、不要久坐后猛地起身:坐着时气血在关节处流动慢,突然站起来会让关节 “受冲击”,最好先活动一下膝盖,再慢慢起身;

2、不要天冷穿露膝裤:中医讲 “膝为筋之府”,膝盖怕凉,受凉会让筋脉收缩,气血不通,哪怕夏天在空调房,也要给膝盖搭个薄毯子;

3、不要吃太多生冷食物:冰饮、凉菜会伤脾胃,脾虚生湿,加重关节负担,中老年人最好吃温的、热的,让脾胃舒服了,关节才安稳。

中医养关节,讲究 “三分补、七分护”。常吃牛筋、鳝鱼、香菇补肝肾、祛湿气,再配合按穴、艾灸,让气血顺畅流到关节,自然就能走路不疼、上下楼轻松。■

【来源:养生中国(内容整理自中国中医药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