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运“绽放”!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正式发布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醒目的会徽、顶部同根绽放的花瓣、底部托举的牡丹……今天,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绽放”正式亮相!
南方+ 姚志豪 拍摄
8月2日晚,在“湾区同心 全运同行”——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倒计时100天启动仪式上,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绽放”正式公布。它的设计蕴藏着怎样的匠心与深意?南方+记者专访火炬设计团队,揭开“绽放”的神秘面纱。
以“融”“荣”为核
解码“绽放”里的岭南文化密码
“特别紧张,又有一种石头落地的感觉!”谈起火炬对外发布,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设计团队主要负责人、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工业设计总监何也表示,过去几个月,他和设计、研发团队为了火炬的设计和生产制造付出了许多,为的就是这一刻的到来。
“在设计之初,我们更多的是关注两个字,‘融’与‘荣’。一方面是‘交流融合’,体现粤港澳‘三地一家’‘同根同源’的岭南特色文化;另一方面是‘共同繁荣’,彰显‘一国两制’制度优势下,粤港澳团结协作的发展路径。”何也介绍。
对于设计团队来说,如何将想体现的抽象概念符号化、图像化,是在设计时面临的最大难题。“这是我们公司的设计团队第一次参与火炬设计,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因为需要和各种团队去竞争比稿。”何也透露。
南方+ 姚志豪 拍摄
起初,设计团队的第一反应是搜集各种岭南文化。“我们粤港澳三地有什么?有粤剧,有醒狮,有龙舟,有武侠小说……各种各样的,还有建筑符号,比如说港珠澳大桥等,太多的元素代表了岭南。”粤港澳三地丰富的“素材”反而让团队犯了难,于是他们分成三个小组,分别从文化方向、建筑方向和系统化设计方向去发掘项目,最终设计了12套完善的方案提交评比。
“最终这款设计能够脱颖而出,我觉得最大的一个特点是造型。”何也手拿“绽放”告诉记者。“它的造型有别于以往任何一款火炬的形态,并且融入了更多设计上的巧思,还有一些文化传递的属性。它是包容的,它能带来更多的精神能量。”
南方+ 姚志豪 拍摄
“绽放”的外观与会徽“同心礼花”一脉相承,通过将平面会徽纵向拉伸,并做一定的旋转扭变,呈“火树银花”绽放状。俯瞰顶端焰口为“波浪”状会徽造型,彰显粤港澳大湾区勇立潮头、改革创新的精神,以及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历史底蕴。
火炬以流线型金属为骨,在光影流转中呈现“礼花绽放”的动态美感,也选取了金色这一礼花绽放的代表色调。底部为牡丹纹印,不仅蕴含在祖国的关怀引领下,粤港澳三地“人心相通、团结奋进”的美好期许,也呼应了运动员在赛场上突破极限、勇攀高峰的昂扬姿态。
和火炬“绽放”形成套系的,还有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灯“星火筑梦”和火种盆“鼎盛同心”。“这两个产品都和火炬的设计一脉相承,由共同的设计元素组成。”
火种灯“星火筑梦”。官方资料图
火种灯“星火筑梦”。官方资料图
火种盆“鼎盛同心”。官方资料图
火种盆“鼎盛同心”。官方资料图
以科技为骨
让“绽放”经得起风雨考验
设计定稿之后,何也和团队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火炬的制造生产过程中。“可以看到整个火炬的主体,它的形态来讲是非常复杂的,用传统的制造工艺来讲是很难将它实现的,就算实现也是成本非常高的。”在前期的制作过程中,团队找了很多制造的思路和想法,最终锁定在3D打印上。
“3D打印是一种非常节省材料的方法,也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但是由于火炬的表面形态相对复杂,比传统的产品更加注重颗粒度和精细度,因此传统的3D打印技术并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何也表示。
为了减轻整体的重量,火炬的主体采用铝合金这一材质制作。“但是铝合金不耐烧,熔点比较低,为了保证顶部材料在燃烧时的效果,我们采用了一个更为特殊的不锈钢3D打印工艺,难度更大,加工时间周期更长。”此外,顶部的表面也采用了一种特殊耐高温的漆面,保证在燃烧的过程中不会积碳发黑。“这样火炬在使用完之后仍旧能保持美观,可以供火炬手收藏。”
此外,在制造过程中,设计团队也充分考虑了火炬的应用环境。“粤港澳的一个气候特点是会多雨多风。这意味着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它的抗风抗雨能力要比以往的火炬标准更高。”何也介绍,团队在实验室中模拟了各种各样的突发状态,除了大风大雨等极端天气,也做了大量的跌落实验,以确保火炬在突发状态下也能保持火焰稳定。
“从数据上来讲,火炬抗风等级可以达到对抗20米每秒的风,其实就是八级的大风。”八级的风是什么概念?何也用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类比:“八级的风可以轻易折断路边的树枝。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的火焰还能保持燃烧状态。”
由于火炬传递一般在白天的户外举行,因此火焰的明亮度和高度也有讲究。“我们设计的高度是在250毫米到400毫米之间,是非常亮的、有动感的火焰形态,在阳光特别刺眼的情况下也能看清楚。”此外,火炬内部的气瓶也相应加大,可以支持燃烧20至30分钟,“保证稳定性的同时,气瓶也可替换,可以重复利用。”何也介绍。
第十五届全运会将于11月9日在广州开幕,11月21日在深圳闭幕。在此前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佟立新透露,火炬传递精心设计,传递路线将贯穿粤港澳三地。“绽放”的火焰很快将一路跃动,让粤港澳三地的民众得以一窥其风采。
采写:南方+记者 许仪 实习生 李晨昊
摄影/摄像:姚志豪 卢逸轩 钟志辉
剪辑:南方+记者 杨奇
海报设计:佘夕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