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广东药科大学2000余名师生组建成148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前往广东、河南两省共24个地市乡镇,围绕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医药下乡、用药安全、健康科普等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双百行动”结对共建需求,其中35支队伍服务肇庆市怀集县,35支队伍服务云浮罗定市,16支队伍服务佛山市三水区。
这个假期,广药大师生们奋斗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增长本领、服务村民,为推进县域高质量发展、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一起来感受队伍风采,为他们点赞吧!
为广东药科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点赞!(可多选) 广药大药创文化突击队 广药大桂馥南乡突击队 广药大红锥薪火突击队 广药大祛金沁药突击队 广药大南药种芯突击队 广药大健康振乡突击队 广药大“救”智守望突击队 广药大咫“齿”乡情突击队 广药大双百先锋突击队 广药大海纳百川突击队 广药大南药开发突击队 广药大百草云链突击队 广药大怀砂乡梦突击队 广药大南药星火突击队 广药大传红药行突击队 广药大药文同行突击队 广药大“药”翼青山突击队 广药大奇簕融融突击队 广药大药植新芽突击队 广药大青禾筑梦突击队 广药大渔你乡随突击队 广药大石韵护康突击队 广药大薪火乡传突击队 广药大医愈乡心突击队 广药大纤行沉乡突击队 广药大筑梦未来突击队 广药大杏林乡援突击队 广药大汕迹廉踪突击队 广药大狮跃红途突击队 广药大红心护苗突击队 广药大杏林知行突击队 广药大游科交融突击队 广药大云帆筑梦突击队 广药大杏林萤火突击队 广药大七彩微光突击队 广药大食护童行突击队 广药大植绘山水突击队 广药大筑梦启航突击队 广药大龙腾舞跃突击队 广药大绘织春秋突击队 广药大锦绣绘彩突击队 提交
广东药科大学药创文化突击队
(药学院、临床药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药创文化”突击队由来自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医药信息工程学院的2名研究生和14名本科生组成,聚焦中草药和非遗文化开展实践。
突击队深入怀集当地中小学进行中草药知识科普和非遗技艺教学,将非遗与中草药结合并巧妙融入当地特色文化,并推动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创作出超300件地标性文创,全部赠予当地学校。
广东药科大学桂馥南乡突击队
(中药学院、中药资源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桂馥南乡”突击队由中药学院的师生携手组建,以罗定肉桂产业振兴与中医药文化传承为核心使命,深入开展实践活动。
突击队以“产品调研”“产业振兴”和“文化传承”为主线,不仅深入肉桂种植园与加工厂,精准调研产品研发新方向,还积极与当地企业磋商合作,共谋肉桂产业升级之路。同时,联合青少年宫,面向青少年精心打造中医药文化课程。
在为期7天的实践中,突击队足迹遍布多个肉桂产业相关区域,发放问卷50余份,开展中医药文化课程10余堂,惠及许多中小学生。
广东药科大学红锥薪火突击队
(中药学院、中药资源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红锥薪火”突击队由来自中药学院、中药资源学院、药学院,临床药学院、护理学院的12名本科生组成,聚焦健康科普开展实践。
他们抵达怀集蓝钟镇,对接政府明确目标;深入古城村考察千年红锥古树,走访老党员、退伍军人,挖掘红色故事;整合史料,确立文创与短视频方向;设计古树元素文创、剪辑宣传素材,形成“实地调研+多维宣传”双线成果,赋能红色文化传播。
团队的实践有效宣传了蓝钟镇特色文化,为古城村的文化挖掘与文旅价值提升提供了新的助力。
广东药科大学祛金沁药突击队
(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祛金沁药”突击队由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药学院、医药信息工程学院18名本科生组成,聚焦南药产业绿色发展开展实践。
团队通过开展“生科筑梦”中药夏令营与“生科助农”中药种植调研系列活动,传承与弘扬中药文化,为解决中药重金属难题提供新方案。
他们已前往肇庆市怀集县汶朗镇、云浮罗定市黎少镇等地开展活动,入选广东省首批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典型案例,并获7项国家级与市级立项。
广东药科大学南药种芯突击队
(第一临床医学院)
广药大“南药种芯”突击队由第一临床医学院学生组成。
他们创新教学模式,借助《燕云十六声》与AI授课,实现现实与过去的碰撞;开发了舌苔体质诊断系统、森林防火与碳汇系统,并利用无人机协助构建森林防火系统。
活动中,退伍军人教军体拳、上爱国主义教育课;夏令营开设金刚功、八段锦、《弟子规》舞蹈等活动强身健体;师生共建种植2亩牛耳枫,队员赴各地检测土质与水质,为标准化种植做准备。在中医夜市、青年夜校中,他们还将扎染非遗与流行元素结合,宣传中医与非遗文化。
广东药科大学健康振乡突击队
(公共卫生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健康振乡”突击队的16位队员来自公共卫生学院,前往龙湾镇和上九村开展健康科普、健康服务和墙绘实践。
突击队创作了一幅幅民房墙绘,让老旧墙面变成亮丽的风景线。此外,团队发挥公共卫生专业优势,开展慢性病筛查活动,为村民测量血压、血糖等指标,还提供专业的推拿按摩和艾灸服务,缓解老人们的颈肩腰腿痛等问题。最后,队员们化身主播,走进田间地头,通过直播向网友展示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助力拓宽销售渠道,用实际行动为乡村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广东药科大学“救”智守望突击队
(基础医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救’智守望”突击队由来自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医药商学院等多学科15位队员组成,聚焦急救科普宣传。
突击队分两次共9天,深入怀集县幸福街道及冷坑镇等地,开展急救技能培训,重点普及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覆盖500多位中小学生。此外,编制《救在身边》急救科普手册,并捐献各地累计1000余本。
广东药科大学咫“齿”乡情突击队
(基础医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咫‘齿’乡情”突击队由口腔医学、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等多专业师生组成,依托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团队含3名教师和10名研究生。
突击队发挥学科优势,聚焦佛山三水居民,重点针对儿童、老年人等群体,开展口腔健康问卷调查与现场检查,摸清龋齿、牙周疾病等患病情况及卫生行为现状。4天内,团队深入云东海街道社区,完成4场综合实践活动,涵盖基层口腔健康调研、菌群样本采集、科普宣教、红色教育及防溺水教育。最后一日同步开展口腔微生物检测与义诊,义诊服务超400人,为当地疾控工作积累了基础数据。
广东药科大学云乡救护突击队
(护理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云乡救护”突击队,由护理学院、中医学院等多学院15名本科生组成,聚焦应急救护技能培训与健康知识科普开展实践。
突击队深入云浮市云安区都骑社区、云安区都杨镇都骑中学、云安区两所养老机构、大播村、榃容村和云城区金山社区进行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健康知识科普、义诊活动,并面向公众实施心肺复苏行为意向调查。
本次实践活动为期7天,开展应急救护技能培训与健康知识科普讲座共6场,发放科普手册546份,收集问卷231份,为126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
广东药科大学海纳百川突击队
(医药化工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海纳百川”突击队由来自医药化工学院、食品科学院、医药商学院等多学院的13名本科生组成,聚焦肉桂收购、直播宣传及带动当地乡村振兴开展实践。
突击队深入云浮罗定市榃滨镇,走访生产合作社,调研肉桂种植户掌握实际情况,同时直播带货,剪辑推广视频并投放至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宣传当地肉桂产业,助力解决农户发展难题。
此次实地活动为期10天,队员深入榃滨镇内10个村落,发放问卷200余份,累计开展10余场讲座,惠及300名村民。
广东药科大学南药开发突击队
(医药化工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医药化工学院“南药开发”突击队由6名本科生组成,在老师单绍军的带领下,赴罗定市龙湾镇开展关于广藿香的提取加工,以及金毛狗脊组培项目的调研实践。
团队于7月10日至13日赴罗定市龙湾镇,深入广藿香与金毛狗脊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在4天时间里,他们深入考察,运用前期研究基础优化工艺,最终完成了金毛狗脊和广藿香的产业调研与发展报告,为当地南药产业链提质增效提供了智力支撑。
广东药科大学百草云链突击队
(医药商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百草云链”突击队由医药商学院、医药信息工程学院、中医学院、中药学院等14名本科生、1名研究生组成,聚焦中医药健康科普和基层卫生服务开展实践。
突击队深入当地政府、人民医院、社区服务中心,以及文化中心、农业园、居民区、三水南部足球中心等多地,深入了解白坭镇基层卫生及中医药服务、资源规划发展等情况。同时,在社区开展中医药文化宣讲会,让群众亲身体会中医药魅力。他们共开展了5项访谈和1场宣讲会,覆盖超500人。
广东药科大学怀砂乡梦突击队
(医药商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怀砂乡梦”突击队由来自医药商学院、食品科学学院、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医药化工学院的11名本科生组成,进行实地调研、助农直播,宣传当地特色农产品。
突击队深入当地砂仁种植基地实地调研砂仁种植生长情况,并且走访种植户,了解砂仁种植目前的状况与困难。此外,开展了一系列讲座,包括电商培训、文创宣传、防溺水、健康宣讲等五个板块,为当地的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为宣传当地的特色农产品,突击队开展了助农直播,累计吸引在线观众超万人次,收获点赞量达7.0万,提高了砂仁、新岗红茶等多款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
广东药科大学南药星火突击队
(外国语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南药星火”突击队由来自外国语学院、药学院的14名本科生组成,聚焦南药文化传播与推广开展实践。
突击队主要开展了三项核心活动:一是拍摄罗定肉桂的双语宣传片,助力当地特色药材的对外推广;二是进行罗定肉桂双语直播,搭建线上销售与文化传播平台;三是组织中医药英语进校园活动,促进中医药知识的跨文化交流。
此次突击队三下乡活动集中在罗定榃滨镇开展。其间,线上双语直播累计观看量超1000人次,中医药双语进校园活动吸引了100多名学生参与。
广东药科大学传红药行突击队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传红药行”突击队奔赴怀集县,以“特色文化赋能·城乡共兴”为主线,深耕红色根脉、特色产业链与乡土文化三大维度,参观调研了坳仔六德堂、郑作贤故居、永固宿安红色村、甘洒邓拔奇、韩树铨故居与法志董公祠,深入了解了怀集革命先辈的光辉历程和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
在怀集“以竹代粮、以竹代塑”绿色循环基地,他们参观竹废料并循环利用工艺,以药学视角提出“以竹入药”增值方案,为茶秆竹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注入一剂“青春药方”。
此外,突击队在坳仔中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夏令营活动,精心设计并讲授了安全用药、预防保健、中药香囊制作、叶脉贴画创作等特色课程,丰富了学生们的暑期生活,播撒了健康与科学的种子。
广东药科大学药文同行突击队
(教学管理学生助理中心)
广药大教学管理学生助理中心成员组成的“药文同行”突击队,集结口腔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药物制剂、医学检验技术等学科优势,聚焦医药与文化展开实践。
突击队为冷坑镇捐赠8套急救教学设备,深入中学进行急救培训与食育重塑讲座,走访蔬菜基地、食品加工厂与卫生院,进行助农直播,通过拍摄非遗花棍舞、设计文创产品激发冷坑文旅活力。
突击队开展了九天八夜的活动,打造7款文创产品,开展3场讲座,收集600余份调研问卷,助农直播点赞量破5万,促成可观成交量,服务村民超2000人次。
广东药科大学“药”翼青山突击队
(药学院、临床药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药’翼青山”突击队由来自药学院、临床药学院的13名本科生组成。
突击队立足医药专业特色,挖掘广州起义纪念馆战火医史,推出红色“剧本杀”课堂,从医疗事业发展的历史根脉中汲取前行力量;深入社区开展中医药科普活动,在基层服务中践行健康使命;探访王老吉南沙工厂,于产业前沿解码非遗技艺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密码。
突击队成员深入广州、汕头两市,惠及学生与居民超300人,充分展现了药苑学子的“知-行-思”。
广东药科大学奇簕融融突击队
(药学院、临床药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奇簕融融”突击队由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16名本科生组成,聚焦江门恩平簕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突击队深入簕菜文化创意园,观察白簕生长环境,与农户探讨技术下乡成效;采访农户,收集白簕种植、产量及收购量变化等资料;前往雪荘茶厂,参观原材料精选、烘干等生产环节,学习簕菜茶制作流程,展示文创样品;与茶厂负责人对话,了解产业现状与挑战,并建立校企合作。期间还应用专利和GAP模式提升白簕品质产量,研发根茎多糖提取技术,开展99份问卷调研。
在校企合作与他们的持续助力下,当地白簕根茎利用率从40.7%升至80.7%,有效带动农户增收。
广东药科大学药植新芽突击队
(中药学院、中药资源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药植新芽”突击队由中药学院、中药资源学院和医药信息工程学院26名师生组成,聚焦珍稀濒危药植保护与中医药文化传播。
突击队开展实验室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繁育技术和竹药共生技术攻关,并打造校内科普展示园。
2025年3月至7月,他们还深入云浮、肇庆两地,开展6次支教活动和国家资助政策与助学贷款下乡行活动,点燃了2000多名学生对中医药的热爱。
广东药科大学青禾筑梦突击队
(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青禾筑梦”突击队由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共13名学生组成,聚焦乡村振兴开展环保调研、科普支教、产业赋能等实践。
实践期间,突击队实地考察罗岗寨古建筑挖掘文化价值,面向当地儿童开展科普支教;深入村寨,调研塑化物使用情况;前往新岗茶场,考察茶叶种植,提出技术改进建议,并开展调研,共收回农作物种植与环保种植问卷60余份。
广东药科大学渔你乡随突击队
(公共卫生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渔你乡随”突击队由11名来自公共卫生学院的学生组成。
团队前往肇庆怀集县,重点宣传稻渔混作体系,并为当地引进了养殖新品种,如鲫鱼、黄鳝、泥鳅等,希望促进农村稻业与渔业发展。
在当地,他们还开展了周期性土壤营养分析,明确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助力稻谷增产增收;确定不同地区最适鱼种放养比例,充分提升稻田利用率;开展稻渔业产品经济效益与食用安全品质的评估,帮助建立乡镇与广州市食品加工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广东药科大学石韵护康突击队
(护理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石韵护康”突击队由护理学院10名本科生组成,进行应急救护知识宣讲与技能培训,聚焦健康科普开展实践。
团队创新打造“理论+实操+情景模拟”的形式,开展止血包扎、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技能培训。结合当地特色石材文化以及溺水意外频发等情况,开展创意石材绘画、黏土制作课程以及防溺水、防中暑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健康素养与应急能力。
突击队累计开展4次急救技能培训课程,发放150余份问卷,既提升青少年健康素养,又以文化赋能乡村发展。
广东药科大学薪火乡传突击队
(健康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薪火乡传”突击队由健康学院的13名本科生组成,聚焦文化创意和保育领域,坚持以教育帮扶为纽带、文化振兴为抓手开展活动。
突击队深入云浮市云安区富林镇,走访富林镇5个典型红色基地,探寻云浮市抗日历史,汲取红色革命精神养分。在“云扶·益起来”公益夏令营中,他们与团富林镇委携手,为101名当地青少年带来德育、体育、美育等十余门课程,还融入药学特色内容,助力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开拓视野、涵养文化。
后续,突击队计划进一步深化红色文化挖掘,打造特色文化创意产品,持续以教育帮扶赋能,推动乡村文化传承与振兴。
广东药科大学医愈乡心突击队
(中医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医愈乡心”突击队由中医学院11名本科生组成,聚焦乡村“一老一小”心理健康开展实践。
在安塘街,团队先通过问卷调研和情绪游戏摸准孩子们的心理,再用五音疗法、穴位疗法和中药疗法等教孩子们如何处理情绪问题。同时,团队面向60多位老人开展了按摩和手指八段锦教学活动并送上鸡蛋。此外,走进布贯村谭洛夫故居汲取红色养分,让所学所行更有根与魂。
3天里,团队往返安塘街办事处、夏洞中心小学、夏洞党群服务中心与布贯村故居4个点位,发放100份问卷,开展了1场调研、3场儿童中医心理课程、1场长者关怀服务和1次红色遗址参观活动,累计服务100余人次。
广东药科大学纤行沉乡突击队
(食品科学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纤行沉乡”突击队由食品科学学院、医药化工学院和医药商学院9名本科生组成,聚焦沉香文化开展实践。
突击队深入惠东县多祝镇2个行政村,走访了解沉香发展现状。此外,前往沉香种植基地参观,采访种植农户,记录沉香种植环境,并前往农产品销售中心参与电商策划。
目前,突击队完成有效问卷66份,形成调研报告1份,参加非遗文化体验活动3场,促成当地农户与电商平台初步合作意向2项。在电商帮扶方面,协助当地销售中心完成农产品销售额突破2万元。
广东药科大学筑梦未来突击队
(医药化工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筑梦未来”突击队由医药化工学院本科生组成,聚焦志愿服务互动课堂,护航罗定青少年成长。
突击队结合学院专业特色,打造“化妆品与生活”“皮肤基础状态全解析”等科普课堂,采用沉浸式授课模式,为青少年带去趣味易懂的专业知识,助其了解生活化学知识,掌握化妆品挑选使用方法。
同时,突击队积极开展国家资助政策宣讲活动,通过驻点摆摊等多种形式,累计发放线上线下问卷300余份,走访10余户,帮助适龄孩子了解资助渠道。
广东药科大学杏林乡援突击队
(医药商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杏林乡援”突击队由来自医药商学院、医药化工学院、食品科学学院的10名本科生组成,聚焦当地教育、医疗与乡村振兴开展实践。
突击队深入罗定市龙湾镇,在龙湾中心小学开展体育器材捐赠活动,走进基层开展慢性病调研、传统理疗活动体验、急救知识教学等,广获居民好评。
突击队带着热情与责任,5天时间内深入双合村、中安村等地,调研收集了200余份问卷,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中草药文化进校园的文化科普讲座,惠及超500人。
广东药科大学汕迹廉踪突击队
(医药信息工程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医药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组建的“汕迹廉踪”突击队,旨在探寻并宣传潮汕地区红色廉洁文化基因。
突击队以座谈交流结合个别访谈的形式,围绕廉洁社区建设开展专题调研,深入了解汕头基层廉洁治理的创新实践,还走进文化场馆、工厂车间、社区街巷,开展沉浸式调研。
突击队共深入潮南区、龙湖区、澄海区等多地社区村落,发放问卷达300份/次,同时为各村规范治理提供参考。
广东药科大学狮跃红途突击队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狮跃红途”突击队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医药商学院、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13名中外师生组成,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展乡村振兴实践调研。
突击队深入怀集县诗洞镇,在安华村了解钱兴烈士的革命事迹,传承红色基因;走进仁和村醒狮工坊,探寻醒狮制作工艺的传承创新发展路径;走访养殖场和合作社,了解“一村一品”如何助力增收致富。
突击队与当地村民开展深入交流,拍摄宣传片1部、开展专题访谈4次、发放调查问卷120份,为推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建言献策。
广东药科大学红心护苗突击队
(校团委)
广东药科大学“红心护苗”突击队由团委红十字会组建,11名师生聚焦青少年青春健康及生命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针对肇庆怀集当地洪涝灾后需求,他们开展应急救护、水灾避险、CPR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红十字会急救培训,并普及了青春期健康教育,吸引了约300名学生参与。
在为期7天的实践中,突击队联合肇庆怀集教师发展中心附属文昌小学、怀城街道中心小学及怀集第一中学启动公益夏令营,活动成效获当地教育部门肯定。
广东药科大学游科交融突击队
(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
今年暑期,广东药科大学“游科交融”突击队开展了“未来生物科学家”主题夏令营活动。
在连麦中学,团队运用“严肃游戏”的理念,结合VR等前沿技术,开展了《工作细胞》观影、细胞主题桌游、VR探索细胞与人体结构、VR漫游大学等沉浸互动式科普活动,并宣讲国家资助政策。
在广东药科大学,团队精心组织了5场大学教授科普讲座、10节生物主题实验课、3场大学-中学协同育人教师研讨会等活动,共惠及85名师生。
广东药科大学杏林知行突击队
(中药学院、中药资源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杏林知行”突击队由中药学院7名本科生组成,聚焦中医药文化科普与青少年健康教育,赴佛山三水芦苞镇开展社会实践。
在为期7天的实践中,突击队围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主题,开展了本草小课堂、中药滴胶标本与香囊制作、中药茶饮送清凉、益母草女童健康课程等系列科普,激发青少年对中医药的兴趣。
此次活动共覆盖青少年30余人次,展现了青年学子服务基层、传承文化的青春力量。
广东药科大学云帆筑梦突击队
(中医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云帆筑梦”突击队的成员由中医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中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的11名本科生组成,聚焦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突击队深入云安区白石镇,了解白石西瓜种植情况与乡土故事,拍摄融入中医养生理念的白石西瓜宣传视频,探索“西瓜+中医药”融合路径,并设计结合西瓜与当地产业特色的文创产品。
目前,突击队足迹已覆盖白石镇下属社区及三个村庄。他们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放超过200份国家资助与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册,深入走访40余户家庭,并举办宣讲会,惠及超百人。
广东药科大学杏林萤火突击队
(中医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杏林萤火”突击队由中医学院13名本科生组成,聚焦中医保健领域开展实践活动。
突击队前往怀集和东莞樟木头两地,紧密结合中医专业知识与技能,在社区、公园和敬老院为群众提供免费的艾灸、推拿、刮痧、耳豆等中医特色保健服务,并入户走访,为多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贴心的保健服务。
此外,突击队针对不同人群需求开展八段锦教学活动、三伏天药膳知识课堂以及防溺水安全课堂。同时向有需要的学生家庭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并发放了约3000份宣传册。此次实践活动累计惠及约400名社区居民和100名学生。
广东药科大学七彩微光突击队
(食品科学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七彩微光”突击队由来自食品科学学院、医药商学院、中药学院的15名本科生组成,聚焦食品安全开展实践。
7天实践时间里,突击队员深入怀集凤岗孔洞村,开展防溺水、防火、食品安全等安全教育课程,惠及40多名儿童。此外,开设绘画、舞蹈、体育等课程,丰富留守儿童课余生活。走访慰问家庭困难儿童,赠送学习生活物资,给予关怀。
广东药科大学食护童行突击队
(食品科学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食护童行”突击队由食品科学学院、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医药化工学院的12名本科生组成,怀揣热忱之心,致力于守护凤岗镇青少年安全成长。
本次支教,突击队深入怀集县凤岗镇黄石村,以食品安全科普为主线,精心打造食品营养科普、少儿编程启蒙、防溺水、人身安全等六大课程体系。
在6天的实践时间里,他们共开展多样课程超12门,走访慰问20余家,惠及人群超200人,并发放调查问卷超100份。
广东药科大学植绘山水突击队
(医药化工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植绘山水”突击队由来自医药化工学院、医药商学院、医药信息工程学院的11名本科生组成,聚焦乡村产业振兴开展实践行动。
突击队在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开展调研,发现康喜莱合作社的葡萄园,以及九穗合作社的竹荪、金线莲基地存在销售难题。为此,他们创新打造“竹荪”IP形象,开展科普课堂和助农直播,吸引不少网友观看,获赞2.4万次。
广东药科大学筑梦启航突击队
(医药化工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筑梦启航”突击队由7名医药化工学院本科生组成。
团队前往怀集中学,开展国家助学政策宣讲、化妆品科学讲解、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团辅四项主题课程,吸引200多位怀集学生参与,并回收有关助学政策问卷200份。
此外,团队还深入到田间地头与村民家中,为他们详细讲解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益处与申请流程,惠及超600余人。
广东药科大学龙腾舞跃突击队
(医药商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龙腾舞跃”突击队的队员主要来自医药商学院和医药信息工程学院,聚焦木龙文化传承与活化开展实践。
5月30日-7月15日,突击队多次深入中山市南朗街道华照村及周边地区,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队员们多维度深挖木龙文化内涵,专访传承人、查阅档案馆文献、调研村民,共收集到100余份调查问卷。此外,走进顺祥幼儿园开展木龙文化主题宣讲,为木龙技艺活态化传承注入青春动能。
广东药科大学绘织春秋突击队
(医药商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绘织春秋”突击队由医药商学院、药学院的12名本科生和3名指导老师组成,聚焦乡村文化振兴,通过墙绘艺术,为乡村面貌增色。
突击队深入云浮市云城区思劳镇,以“红色传承+农耕盛景+狮艺文化”为主题,完成10余幅大型墙绘创作,改造乡村墙面面积超200平方米。墙绘覆盖村主干道及文化广场,不仅扮靓了村容村貌,更成为传承乡土文化、凝聚村民情感的载体。
广东药科大学锦绣绘彩突击队
(医药信息工程学院)
广东药科大学“锦绣绘彩”突击队由来自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医药商学院、食品科学学院、医药化工学院的9名本科生组成,依托专业特长服务乡村振兴。
突击队通过数字创意设计与科普教育,开展墙绘创作与主题课程,形成“数字创意+乡村振兴+青少年教育”实践模式。7天实践中,共完成超800㎡墙绘创作,打造6处乡村特色景观,并开展多场面向青少年的主题课堂,累计吸引近200名学生参与。
南方+记者 陈伊纯
通讯员 洪爽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