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同心织密防护网,东山街以基层党建赋能爱国卫生运动

作者 马艺天 2025-07-29 06:31

记者从越秀区东山街道获悉,为从源头切断蚊虫孳生环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街道正以党建引领凝聚各方力量,大力开展以环境卫生整治、蚊媒孳生地清理和成蚊杀灭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构建“党群联动、全民动员、精准防控”的立体化防疫体系。

党群力量集结,三级联动织密“防护网”

在区委统一部署下,东山街高效响应爱国卫生行动,形成“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力量,统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激活“平急转换”机制,在区委组织部《关于号召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倡议书》的号召下,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双报到”机制,489人次机关党员主动对接结对社区开展服务,东山街道累计投入防控力量超830人次,形成强大攻坚合力。

用好“党建+网格”机制,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纽带作用,整合机团单位、物业公司、共建企业等多方资源,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共14支,党员突击队由党员担任网格长,带领网格员、物业人员开展“地毯式”巡查,分片包干98个网格责任区。累计清理孳生地480处,清理积水容器1374处,清理卫生死角超190宗。

全民积极响应,覆盖居民约2.3万人次

街道、社区党组织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发动群众,将防控理念转化为全民自觉行动。线上依托微信公众号、“羊城先锋”平台、社区微信群等发布防控知识,推送防护措施、就医指南等科普内容,覆盖居民约2.3万人次。线下800余名在职党员、社区志愿者利用周末开展“敲门行动”,逐户排查天台、阳台等易积水区域,同步开展健康宣教,发放宣传折页1.9万份,指导居民落实“翻盆倒罐、清除积水”等措施。

寺右社区创新“小手拉大手”模式,开展专题宣传活动,社区工作人员用生动通俗的语言讲解“两热”的传播途径、典型症状和防控要点,配合趣味动画让孩子们直观理解防蚊知识,还特别鼓励大家做“家庭宣传员”,把学到的知识讲给家人和同学听,让防控意识从校园延伸到家庭、辐射到邻里,当场就有20余名小朋友主动报名成为“防控小卫士”。

新河浦社区在职党员陈同志报到服务过程中,发现社区幼儿园门口坑洼路面易积水、滋生蚊虫且存在安全隐患,自费请来施工人员修复平整,用“把社区事当自家事”的担当赢得群众交口称赞。

这样的先锋事迹不断涌现,有的主动清理楼道杂物,有的义务协助消杀登记,全街累计发动群众参与环境整治1.1万人次,形成“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生动局面。

专业力量下沉,98个网格全覆盖

东山街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一网格一档案”进行动态监测管理,对辖内重点区域加强外环境消杀,目前消杀工作已达到98个网格全覆盖。

针对城中村、建筑工地等薄弱环节,专业团队采用“饱和式喷洒 + 精准投放”相结合的方式,在下水道、绿化带等隐蔽区域投放缓释剂700余处,确保蚊虫孳生地全面覆盖清理。

德安社区聚焦培育“防疫明白人”,邀请东山街社卫中心开展“防疫课堂”,对社区工作者进行蚊虫识别、药物配比等专业讲解。

在培正社区,市疾控中心的在职党员林同志主动提出:“我懂得一些防蚊专业知识,也熟悉社区里的小路,让我来帮大家看看消杀重点区域怎么安排更科学。”在林同志的帮助下,培正社区短时间内快速梳理出合理消杀路线,还针对老旧小区下水道多、花盆积水易被忽略等问题,培训网格员识别蚊虫孳生高危点,让社区防控措施更具针对性。

党建引领下,累计开展爱国卫生运动549场次,蚊媒密度控制在安全阈值内。

南方+记者 马艺天

通讯员 钟悦卿

编辑 钟冠婷
校对 曾慧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