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杭举办对接会,签订10亿元AI产业母基金!滨海湾发力具身智能赛道

作者 吴碧彤;韦基礼;郭文君 2025-05-28 09:30

5月25日,由东莞滨海湾新区与浙江浙银汇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具身智能·智启未来”产业与资本对接会在杭州举办,致力于构建“AI+机器人”的伙伴生态,有效推动滨海湾与长三角具身智能上下游优质企业搭建对接桥梁。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永茂泰机器人技术研究院、福莱新材(605488)、雷赛智能(002979)、前海方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浙民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科研机构、上市企业的负责人及高管,长三角具身智能领域100多家优质企业和创投机构代表参加本次对接会。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新兴分支,强调智能体(如机器人等)通过“物理实体”与真实环境进行“实时交互”和“动态学习”,从而实现更接近人类或生物的智能行为。目前,具身智能正处于从实验室向产业化过渡的关键期,市场潜力巨大,将呈现高速增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发表了《智能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人形机器人目前有最大的两个短板,一是耗电快,需要经常更换电池;二是小腿大腿协调性差。他提出的技术路径如多模态感知、仿生控制等,为学术界与企业界明确了攻关重点,不仅为智能机器人领域提供了清晰的技术图谱,也通过“伦理-技术-产业”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促进跨学科、跨行业的协同创新浪潮。

在对接会上,滨海湾与东莞科创金融集团签订了1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首期认缴规模3亿元,母基金将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包括硬件制造、核心技术研发、AI应用等,进一步构建全生命周期的人工智能基金体系,以资本赋能、为企业助力。

后续,滨海湾还计划设立一支人工智能概念验证基金,为人工智能领域企业的早期孵化及投资招引提供服务。

此外,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还与浙银汇金签订“AI+机器人”生态伙伴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搭建起大湾区与长三角在具身智能领域产业资源对接的桥梁。

依托东莞产业基础与丰富场景

滨海湾“抢滩”具身智能赛道

东莞滨海湾新区拥有丰富的AI工业应用场景,致力于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之一。

东莞市滨海湾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现场作滨海湾投资价值推介,介绍了东莞世界级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的基础,滨海湾在智能移动终端与具身智能产业的发展优势,以及具身智能在滨海湾的应用场景。

依托东莞从硬件制造到软件算法的全链条配套、滨海湾片区智能终端龙头企业及上下游产业集聚,滨海湾已成为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技术落地的天然试验场,正聚焦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能终端消费、智慧教育等重点领域开展AI应用。

当前,滨海湾发展人工智能产业面临着国家战略和省市政策叠加的重大机遇,拥有龙头企业牵引、产业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完备,创新资源、应用场景丰富的独特优势。今年,“灵犀岛”AI小镇将启动建设,投资约66亿元,建筑面积约78万平方米,将为企业提供从研发到中试、生产的全周期空间。

在主题分享环节,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分享了《“具身智能+工业场景”构建大小模型协同赋能模式》,深度解析边侧智算节点(大模型)与端侧智算节点(小模型)的协同赋能范式,重点介绍了多种工业领域的AI智能体应用案例。

“触觉”是实现具身智能的关键,福莱新材以《柔性感知-链接未来》为题,分享了福莱触觉技术特性、核心材料和智能算法。

雷赛智能围绕《助力“脑眼手”精准协同,赋能机器人产业腾飞》主题进行分享,通过“视觉+小脑+灵巧手”的精准协同,持续为合作伙伴创造价值。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上市公司,雷赛智能已在滨海湾新区投资建设华南区域总部及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智造基地,进一步优化公司华南区域业务布局,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圆桌交流环节,与会嘉宾共同探讨具身智能产业投资逻辑与未来布局,大家一致看好具身智能产业的发展前景,并对滨海湾新区发展具身智能产业表示肯定和支持。

圆桌交流。

圆桌交流。

本次活动有效促进了参会各方对具身智能产业的深入理解,增进了长三角优质企业对滨海湾的关注与了解。会后,滨海湾新区与不少企业、科研机构建立了联系,纳入招商库,为日后回访和双方开展实地考察创造了优良的基础。

撰文:吴碧彤 韦基礼 郭文君

图片:滨海湾宣

编辑 冯文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