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会要如何拼经济?
2月5日举行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了方向——大会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主题,擂起催征鼓、吹响冲锋号。当天下午,江门迅速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第一时间贯彻落实大会精神,加速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新老并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2月6日,新会区举行“新春第一会”——重点项目暨“百千万工程”现场调研督导会,迅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以及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聚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吹响全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奋力实现“开门红”、决战“十四五”。
2月6日,新会区举行重点项目暨“百千万工程”现场调研督导会。
2月6日,新会区举行重点项目暨“百千万工程”现场调研督导会。
近年来,新会始终努力当好江门“首善之区”和高质量发展标杆:地区生产总值连续多年较快增长,总量保持全市第一;引进项目连续三年超500亿元,去年更实现亿元以上项目总数、投资总额、10亿元以上项目总数等七个方面的“全市第一”。
今年,新会的“起跑线”如何?
获评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39位;新会梁启超故居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新会陈皮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TOP100第一位;深中通道通车,与深圳距离拉近到68公里35分钟;成功招商法国爱森新材料项目,钧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桥梁建设有限公司总部大厦建成启用……这些成绩都足以证明,干部行、群众行、新会行!
今年,新会凭什么乘势而上?
位于新会区的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桥梁建设有限公司总部大厦。
位于新会区的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桥梁建设有限公司总部大厦。
项目为王的导向
到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现场,感受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督导会召开之前,新会区调研组深入国道G240线新会会城至牛湾段改建工程侨兴南隧道、中铁广州局桥梁公司、大泽镇莲塘村等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百千万工程”典型村9个调研点,全力以赴、集中精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狠抓项目不放松,督导会提出,要强化各类要素保障,推动精测电子、恒申新材、中创新航、银泽等产业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同时,全方位保障鹏厦、天赐、贝莱特等项目竣工投产并升规入统。此外,全力配合珠肇高铁、深江铁路建设,加快国道G240、省道S532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各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奋勇争先、拼搏奋斗,撸起袖子加油干。新会就是“等不起”,必须干出新气象。
国道G240线新会会城至牛湾段改建工程侨兴南隧道调研点现场。
国道G240线新会会城至牛湾段改建工程侨兴南隧道调研点现场。
开局冲刺的姿态
新年伊始,新会便以冲天干劲开启首季“开门红”——召开外贸企业高质量出海拓市场、抢订单培训交流会,助力企业开拓国际新兴市场;举行第一季度新项目开工(竣工、投产)活动,61个项目开工、竣工或投产,总投资约231.67亿元;召开重点纳税企业座谈会,致力让企业在新会发展有信心、少操心、能安心;创富高端新型材料研发智能制造基地项目签约落户,计划总投资逾10亿元……
为发展再添一把火,督导会提出,要用好“两重”“两新”政策,加快增发国债资金、超长期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使用进度,全力巩固工业投资增长势头。还要瞄准“四新”开展精准招商,大力推进强链补链延链,力争引进更多投资大、产出高、质量好的“打粮食”项目。
赤子追梦,追则必达;耕者下力,即是福田。新会就是“慢不得”,必须跑出加速度。
中铁广州局桥梁公司调研点现场。
中铁广州局桥梁公司调研点现场。
真抓实干的作风
当前,全省正处在爬坡过坎、动能转换的过渡期,结构性、周期性因素叠加碰头,面临的困难比较多。对于新会来说,亦是如此。
新会经济体量大,前几年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压力较大。加之近年的发展环境愈发严峻复杂,更需要新会发扬斗争精神,以滚石上山的韧劲、爬坡过坎的勇气,积极寻求更多增长点和突破口,推动经济平稳向好、量质齐升。
深刻认识推动高质量发展之“难”,督导会提出,要聚焦镇村促发展,抓实抓好省级“5镇38村”和市级“7镇60村”培育工作,力促崖门镇以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中心镇、建成现代渔港经济区。还要大力实施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三年行动,深入开展“六个一百”共建行动、“双百行动”,做大做强新会陈皮等特色产业,力争陈皮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80亿元。
项目从今天起就跑起来,“百千万工程”从今天起就动起来。新会就是“坐不住”,必须拼出新天地。
大泽镇莲塘村调研点现场。
大泽镇莲塘村调研点现场。
勇挑大梁的担当
新会经济总量占全市四分之一、产业集聚区面积占全市近一半,是全市经济的主引擎、新标杆,也是95万新会人民的福祉所在。
深刻认识推动高质量发展之“重”,督导会提出,要集中精力抓经济、拼项目、谋发展,善于向改革借势借力,有效破除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壁垒,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多打粮食、多作贡献。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攻坚意识,把项目建设和“百千万工程”作为重中之重,对重点工作协调过问、带队攻关,深入一线推动项目落地落实。
以“首善”定位谋划发展、推进改革,新会正坚决扛起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挑大梁的政治责任,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一园三中心”,奋力打造“强区强镇富民兴村”示范标杆,力争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勇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侨都的排头兵。
撰文/摄影:黄绍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