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位于茂名市电白区马踏镇华田村的建昌种养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里,“香蜜早”荔枝已经成熟上市,一簇簇红中带青的果实缀满枝头,把树枝压弯了腰。近日,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对“香蜜早”进行品种鉴定,同意该品种通过现场鉴定,待报批后“香蜜早”就正式完成新品种认定,并宣告新育成品种的创新成功,为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及品牌化营销夯实基础。
“香蜜早”荔枝的发现是个意外。1998年,种植户梁平在承包华田村坝头面山地种荔枝时,从茂名水果科学研究所引进了一批“三月红”种苗。种苗种下三年后,梁平发现了一株具有显著早熟特性、果实品质突出的新株种。随后,梁平在这棵母株上开展圈枝压条,繁殖了200株苗木。2016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专家向旭到现场调查发现,这个品种是三月红的芽变品系,比三月红提前一周成熟,固形物达18%以上,具推广发展潜力。此后,以国家荔枝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联合体、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及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荔枝创新团队为主体的联合攻关团队对该品种开展了研究。
到今日,“香蜜早”荔枝现出较强的抗逆性和丰产稳产性,其挂果率高,成熟期在3月下旬至5月初,多集中在4月中下旬上市,比传统品种提前近一个月,抢占了早春水果消费先机。同时,“香蜜早”果肉质地脆嫩,甜酸可口,且带有香蜜风味,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
电白作为全国早中熟优势产区,荔枝产业品种结构存在主栽品种结构不丰富,大宗品种较单一、成熟期集中等问题,通过开展特早熟荔枝新品种选育,是推动荔枝品种结构优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现如今,20年树龄的“香蜜早”荔枝树年亩产在5000市斤左右,是同龄“白糖罂”荔枝产量的2倍,对促进果农增收、丰富果品市场、提升乡村产业效益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价值。
“‘香蜜早荔枝’特早熟,易成花,早结、丰产稳产,果实品质优良,适宜广东省荔枝产区种植,在茂名、湛江等早熟产区种植优势明显。”现场鉴定会上,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州市果树科学研究所、广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的专家们形成了品种鉴定意见。
完成新品种认定后,“香蜜早”荔枝的优质品质和创新成果有望得到更广泛市场的肯定,并加速良种繁育工作、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形成技术标准,带动茂名、湛江等荔枝早熟产区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形成品牌竞争力。
在马踏镇,“香蜜早”荔枝已成为具备影响力的特色农产品。当地正大力推动“香蜜早”荔枝产业链的纵向延伸与横向拓展,开发深加工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挖掘品牌价值。
其中,依托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茂名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的技术指导,对“香蜜早”进行系统选育、性状鉴定与品质分析,配备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及保鲜储运技术,为“香蜜早”荔枝推广提供科技支撑;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推动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确保优质荔枝能够卖出好价钱;依托乡村振兴培训学院马踏分院,加强培育农村电商、乡村工匠等“新农人”,同时鼓励和引导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增强荔枝等特色农业产业“造血力”,带动农民增收。
此外,马踏镇还积极构建“党建+农业”的发展模式,推动华田村第三党支部在建昌种养专业合作社挂牌,构建起“党建链赋能产业链”的发展模式,把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奋力在“百千万工程”路上写好“土特产”文章。
南方+记者 邓建青
通讯员 徐海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