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滨海新区:港产城乡融合并进 港湾新城加速崛起|奋进百千万 聚力新突破

作者 邹祥亮 2024-11-26 18:00

11月26日南方日报《奋进百千万 聚力新突破——广东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全媒体报道·茂名滨海新区篇》。

11月26日南方日报《奋进百千万 聚力新突破——广东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全媒体报道·茂名滨海新区篇》。

项目“上新”、港口扩大开放、城乡风貌蝶变焕颜……过去一年,茂名滨海新区“港产城乡”融合发展“活力满满”。

作为茂名向海而兴的主战场,茂名滨海新区紧紧围绕茂名市委赋予的发展定位,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示范窗口,建设港产城乡融合发展的港湾新城。

博贺港。冯洁云 摄

博贺港。冯洁云 摄

时不待人,唯有奋斗。茂名滨海新区正奋力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构建高水平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镇村建设一体发展、城乡风貌全面改造和交通体系不断完善。

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断积聚

今年,交通运输部批复同意茂名港博贺新港区4个泊位临时开放,博贺新港区建成投用泊位达到8个,距离建成15个泊位后申报正式对外开放目标更进一步。

茂名港博贺新港区东区码头。茂名港集团供图

茂名港博贺新港区东区码头。茂名港集团供图

博贺新港区是茂名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的重要依托,立足为临港产业园区服务。在港区腹地,道道全、益海嘉里等粮油加工项目相继投产,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断积聚。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茂名滨海新区工业总产值为90.61亿元,同比增长41.2%,全市增速排名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为12.63亿元,同比增长39.3%,全市增速排名第一;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8.39亿元,同比增长104%。项目加快建成投产,有效激发了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东华能源茂名项目一期(I)建成三套装置达产,预计今年为企业带来45亿元收入。颜志雄 摄

东华能源茂名项目一期(I)建成三套装置达产,预计今年为企业带来45亿元收入。颜志雄 摄

企业一线生产“热气腾腾”,招商引资也有重大突破。科元集团丙烯酸产业园项目、东华能源万吨级碳纤维等重大项目先后签约落地,依托零碳产业园建链不断深入。

丙烯酸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15亿元,采用全球领先的“丙烷直接氧化制丙烯酸”技术,将构建起从原料丙烷到卫生材料、涂料等终端产品的产业链。项目计划年底前开工建设。

碳纤维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颜志雄 摄

碳纤维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颜志雄 摄

东华能源万吨级碳纤维项目将在丙烷脱氢的基础上,逐步打通丙烷—丙烯—丙烯腈—碳纤维的产业链闭合。项目已于5月开工,已完成碳化车间、纺丝车间等桩基施工,正在进行厂房吊装施工。

如今,茂名滨海新区规划建设101平方公里的零碳产业园,将以东华能源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原油制化学品项目为产业核心,以高温气冷堆为能源核心,推动核能与石化、氢能耦合发展,立足产业的经济逻辑、零碳逻辑、蒸汽梯次利用逻辑,构建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产业集群。

茂名市副市长、茂名滨海新区党工委书记梁荣杰表示,要强化产业支撑,坚持制造业当家,推进产业链招商,逐步做厚产业家底,加快构建完善“五链共建”“3336”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一把手”带头招商,茂名滨海新区今年累计外出招商、接待客商来访考察100余批次,有17个超亿元重点招商储备项目正在对接洽谈,多个项目已进入投资协议洽谈阶段。

城乡融合发展带动全域增颜提质

11月初,完成风貌提升工程的架炮大道,不仅路面铺上了沥青,还完成了两侧60多栋房屋外立面改造,路边新种了400多棵秋枫。“我还以为到哪个景点了!”在外工作半年的蔡叔刚回到架炮村,被眼前这陌生景象惊艳。

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完成风貌提升后,乡村环境大变样。颜志雄 摄

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完成风貌提升后,乡村环境大变样。颜志雄 摄

茂名滨海新区代管电城、博贺两镇,海岸线97公里,共52个村(居、渔)委会,户籍总人口约27万人,常住人口约20.78万人。

以建设港产城乡融合发展、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的港湾新城为目标,茂名滨海新区加力提速典型镇村建设,推动镇村建设一体发展、城乡风貌全面改造和交通体系不断完善。

目前,茂名滨海新区“百千万工程”典型镇电城镇,电城镇架炮村、港头村,博贺镇西葛村、尖岗村4个典型村,均已开展规划编制,“七个一项目”已开工,人居环境整治已取得明显改善。

西葛村。

西葛村。

西葛村“以海为韵”,采用海洋色彩蓝白色基调结合生态材料元素的设计,统一改造56栋农房建筑风貌,在加强农房风貌的保护与更新的同时,也留住了乡愁。

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思路,茂名滨海新区运用“创点带面、多维宣传、志愿服务、义务劳动、门前三包”等方式,带动全村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绿美增绿行动,逐村、逐户、逐院全域推进庭院美化。

目前,茂名滨海新区38条行政村已100%实现干净整洁“村村过关”,其中28条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架炮村引入“鸡咕咕农场”的营地式研学基地,农文旅融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架炮村引入“鸡咕咕农场”的营地式研学基地,农文旅融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聚焦“产业强村强镇”功能定位,茂名滨海新区加强政企合作,推动典型镇村产业发展,建立共建合作项目清单总投资约5.9亿元。

通过找准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发展各村经济,2023年茂名滨海新区38条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10万元,其中收入10万至50万的村为17条,收入50万至100万的村为9条,收入100万以上的村为12条,乡村发展潜力动力进一步激发。

实施“百千万工程”,关乎百千万民生,惠及百千万百姓。华师附属滨海学校已建成投入使用,全区52所中小学均达到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茂名滨海新区大力推进教育强区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卫生医疗水平方面,爵山、博贺、龙山3家卫生院已完成标准化建设,电城中心卫生院升级改造项目已完成,茂名滨海新区人民医院正在规划建设。

案例

渔港经济区+海洋牧场

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重要阵地

茂名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报告提出,健全海洋经济发展机制,加快推动“海洋牧场+渔港经济区”融合发展,引进一批海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激活高质量发展“蓝色动能”。

莲头岭南部海域,茂名滨海新区发展海洋牧场。

莲头岭南部海域,茂名滨海新区发展海洋牧场。

在茂名滨海新区莲头岭南部海域,茂名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启动项目布设了60个深水网箱,养殖的金鲳鱼在今秋迎来了首个大丰收,目前已经直供香港超16万斤。

茂名是广东省渔业大市,仅辖区内千年渔港博贺渔港渔业总产值就达到63亿元,在全省所有渔港中位列第一。

今年8月16日,茂名博贺渔港经济产业园开工建设。目前,博贺渔港正进行近20年内首次大规模航道疏浚,并将修建长约1250米的高桩码头。沿着新建高桩码头上来,是博贺渔港经济区规划建设的渔港综合管理中心、国际水产品贸易中心、水产品加工标准化厂房等经营性配套设施,目前也已经开展土地清表工作。

博贺渔港经济区建设规划图。左下角新建高桩码头,渔获上岸后直接到交易中心进行交易。资料图

博贺渔港经济区建设规划图。左下角新建高桩码头,渔获上岸后直接到交易中心进行交易。资料图

博贺渔港经济区建设的水产品交易集散中心、精深加工中心等产业基础,将有效辐射现代化海洋牧场深海养殖加工、销售,构建岸海接力、联动新发展格局。

今年8月中旬,茂名滨海新区举办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招商推介会,释放了空前的优惠政策,诚邀渔业企业前来投资发展。

渔港经济区拥有充足的港口腹地,可以提供大量工业用地、物流用地、仓储用地、商业用地供企业使用。政府可提供全流程的“产业代建”服务,企业直接“拎包入住”。当地同时明确,新引进项目能享受3年的水价优惠,未来也将成立园区发展专项基金,为企业贷款、产业项目融资提供金融支持。

南方+记者 邹祥亮

通讯员 崔活 李天 李春婵

编辑 李阳诗
校对 蒙骏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