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沉浮,峰回路转”,是罗定的山;“曲水回环,淡淡春溪”,是罗定的水。这青山不老与绿水回环交织的灵韵,孕育了无数珍奇,南药便是其中一种。
12月12日,罗定市围底镇民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订单式种植”的三叉苦(又称“三丫苦”)迎来了采收。万亩药山“点木成金”,构成了罗定打造生物医药百亿产业集群实践的一角——近年来,罗定市围绕广东省建设国家中医综合改革示范区和云浮市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定位,以“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
万亩南药开采,漫山遍野的三丫苦,宛如绿色海洋。受访者供图
万亩南药开采,漫山遍野的三丫苦,宛如绿色海洋。受访者供图
南药飘香,产业迎风。目前,罗定南药种植总面积约60万亩(其中肉桂种植面积约50万亩),现有中医药相关的企业38家(其中生物医药企业15家),中药提取基地累计引入7家医药工业企业,构建了从中药材种植到中药饮片加工,再到中药提取物研发的完整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正向“新”行、添“新”彩。
新空间
绿水青山长出“增收良方”
冬阳暖暖,药香淡淡,在围底镇南药田地放眼凝望,漫山遍野的三丫苦,宛如绿色海洋,这是当地人的“增收良方”——
过去五年,民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华润三九集团定向定价合作,累计投入1.66亿元在四个镇种植三丫苦、岗梅、两面针等南药达1.26万亩,第一批三丫苦计划采收3300亩,生品产量约3.3万吨,达到华润三九公司验收标准的产量约1.32万吨,产值约1.06亿元,累计支付农民群众工资、劳务等费用1400多万元。
令人愉悦的丰产之后,迎来新一季的耕耘。民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分别与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代表、村委代表、种植户代表签订了新的相关合约,由华润三九方面提供千里香种苗32.1万株,在围底、华石等镇村安排3300多亩地种植,并实施收购保护价制度。
播种与收获,为透视罗定南药产业“一带八基地十龙头”提供了视角。当前,罗定市南药种植总面积约60万亩,约占全云浮的2/5;建有300亩以上连片南药种植示范基地31个,种子种苗繁育基地6个;形成南药种植品种42个,种植面积超2000亩的品种有9个,泗纶镇矮化八角、罗平镇铁皮石斛、围底镇三叉苦、华石镇茶树精油、生江镇牛大力等代表产品初见成效。
规模化的种植,带动了农户增收。罗定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组建了110多个村级专业合作社,联农带农12万多户,其中龙湾镇南药种植面积达2.2万亩;2020年以来,全市成功申报省中药材产业化基地7个,占全省12%。
新做法
肉桂优品“接二连三”
行至榃滨镇的云浮市南药(罗定肉桂)产业园,甜辣芳香扑面而来。
罗定市被誉为“中国肉桂之乡”,是全国最大的肉桂产区。小小肉桂,浑身是宝,应用于肉食烹饪、桂油香料、制药原料,还是可口可乐的原料之一。
近年来,罗定推动肉桂“精耕细作”,实现药品、食品、化妆品、保健品和日常用品“5品”领域全覆盖,囊括育苗、示范种植、种质资源保护、初深加工、产品拓展、大健康与旅游等全产业链,获得省级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和多个省名牌产品荣誉,还申报了相关国家发明专利。
近年来,罗定市委、市政府抓住“东融湾区,西接RCEP”部署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红利,“世界肉桂看中国,中国肉桂看罗定”的美誉度越来越高——肉桂产品集约销售连续多年居全国县级市之首(占全国的20%,其中桂油和桂皮连续多年超过全国肉桂产品出口总量的50%),每年出口及内销桂皮约3万吨、桂油约1300吨、桂枝约1600吨、肉桂醛(苯甲醛)约450吨。
“去年我们出口了4000多吨肉桂,成功打入越南等RCEP成员国市场。”浩良香料有限公司经理谭百良说,RCEP政策红利让企业出口量和收入同步增长。
沿着产业链来观察,罗定正深化南药的研发和推广,肉桂华丽“七十二变”,如肉桂茶、肉桂米粉、肉桂洗发液等。“我们积极探索中药材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享受到了这一新兴产业带来的健康与财富。”罗定市大润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满怀喜悦地说。
从“肉桂的搬运工”到“肉桂加工商”的转变,正是罗定聚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产业体量来看,目前,肉桂、广藿香、牛大力、三叉苦等罗定南药种植总面积约60万亩,年产值约18亿元,涉及中药材种植、饮片加工、提取物研发等环节,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原材料基础。
新期待
技改赋能企业提速发展
今年11月,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举行,一力制药、三顺制药等罗定本土企业亮相,分享中药材研发和制取的相关成效,既展示实力又拓展渠道。
回望历史,罗定制药厂作为广东省的国有重点企业,其中药制剂产品畅销国内外,1992年荣获省级先进企业称号。转制后,该企业通过GMP认证,进一步巩固了罗定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地位。
近年来,罗定凭借资源、产业与品牌优势,加上人才和政务服务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成势。一组数据印证实效:从行业龙头来看,一力制药、泰康制药、三顺制药、态森德4家企业已成功认证为高新技术企业,并在工信系统进行技改项目备案5个,总投资额达8901万元。
企业的信心,源自市场环境和政策利好。当前,罗定持续鼓励药企技改创新,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小升规”奖励、“专精特新”企业贷款贴息和技术改造等资金项目,应享尽享扶持政策。
正在推进的技改项目带来了新活力,预计将新增产值5300万元。“技改项目的实施让我们感受到了罗定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生机和无限潜力!”按照规划,广东态森德制药总投资3亿元的二期建设项目预计2025年投产,届时预计总产值达2亿元。
一力制药(罗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信同样信心满满:“我们在罗定市政府的指导下,申报了‘专精特新’企业贷款贴息和技术改造等政策扶持资金项目。目前综合仓库扩建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3200万元,预计明年1月投入使用。”
新赛道
探索“大健康+康养”业态
在罗定,占地面积2000亩的肉桂主题公园里,漫山遍野的桂树带来旅游观光、休闲养生、采摘体验、南药科普的综合体验。“康养旅游”“食药同源”“医养结合”的生态产品越来越出圈。
从生物医药到大健康,罗定正迈出更大步伐。今年11月,罗定市政府联合多方举办“推动森林旅居康养与‘食’俱进”交流研讨会,标志在康养领域的崭新探索。
民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正坤十分看好罗定康养产业:“我们要打造辐射大湾区的康养胜地。”民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计划投资3300万元打造南药农文化旅游区,包括南药乡村振兴学院、产学研交流基地,南药VR/AI体验中心,还有200多种南药种植和南药林下种植科普教育展示带,以及南药康养度假区、花仙药谷户外拓展区、药食同源体验馆、南药文创梦工场、花仙药谷休闲游乐区。
康养,意味着农文旅的高度融合发展。大润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感慨:“深加工与综合利用让我们感受到健康与财富的双重收获。”
南药产业乘风,一片蓝海无垠。按照规划,罗定将以绿色制药为核心,构建功能互补的产业配套体系,同时深耕农文旅融合,开拓生物医药与康养结合的新赛道,助推产业再上新台阶。
●链接
罗定为何是“药州”?
罗定曾有“药州”之名,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药材资源和深厚的中医药文化。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罗定,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是“全国文化先进市(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县)”。当地广泛种植肉桂、广藿香、牛大力等药材,肉桂更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畅销国内外。
自古罗定山民就有自发种肉桂的传统。在唐代,罗定便因丰富植物资源和盛产药材而被称为“药州”。明清时,当地已设有肉桂商铺,桂皮桂油少量出口。近年来,罗定积极推动“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产业模式,产业链涵盖种植、提取、加工、研发等环节。目前,辖区内现有300多种野生中药材,并引入7家医药工业企业,建有300亩以上连片南药种植基地31个,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组建了110多个村级专业合作社,联农带农12万多户,龙湾(南药)、榃滨(肉桂)、太平(蚕桑)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村)。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崔洪铭 通讯员 罗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