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白区马踏镇:借“村民说事”整合生产资源带动就业增收

作者 邓建青 2024-12-18 19:06

“今天主题是怎么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希望大家踊跃发言。”村民说事会上,电白区马踏镇龙湾村党支部书记冯国杨话音刚落,村民们就开始各抒己见。

“我们村正在建设典型村,村环境变好了,但有些土地还闲置着,能不能引进一些企业?”

“我家旁边的集体土地一直闲置着,靠近高速公路,地理位置优越,发展特色产业是很好的选择。”

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龙湾村“两委”决定利用10多亩机动地统一规划发展特色种植产业,以解决土地闲置问题,助推村集体经济增收。后经过镇村干部、人大代表多方调查和企业、合作社的沟通衔接,最终引进企业建设祺楠育苗产业园。目前,该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已建设完成一座占地10亩的独栋连体大棚。

以“村民说事”为引擎,马踏镇农业生产资源正不断整合。

坐落于长山村的丰优种养专业合作社,其忙碌景象是当地经济发展的生动写照。进入12月,圣女果已全面进入采收阶段,草莓也即将迎来采收和销售高峰期,预计年尾将取得丰硕的成果。

“我们都是本村人,这个合作社开始建的时候,当时村上的干部经常在村里开小会宣传,我们就到这里打工挣钱了。”“自从合作社建起来,我就在这里做工,每月能挣2000多元,照顾家里也没落下!”合作社里头十余个工人正在忙着采摘,两个工作人员一边忙着活儿,一边说起自己来这里工作的原因。

近些年,长山村剩余劳动力富余问题突出。在“人大+群众说事”相类似的板凳会、圆桌会上,有不少村民提出存在务工难题。人大代表、村干部经调研走访,决定把村里的富余劳动力引进到各个合作社进行务工。同时,还邀请农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帮助村民们解决农作物种植中的育种、施肥、植保等技术难题。

目前,长山村共有电白区丰优种养专业合作社、电白区皇山种养专业合作社等7间合作社。每间合作社可提供稳定就业岗位20个以上,季节性务工岗位最高可达100余个,在合作社务工的群众日收入平均在130元左右,人均增收可达1.2万元。

“‘村民说事’能直接了解群众需求,快速响应诉求。”长山村党支部书记黎彩群说,将村民的意见建议与产业发展结合,不仅解决了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也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动力。

据统计,从11月初全面开展“人大+村(居)说事”活动以来,该镇已组织活动400余场次,吸引5800余名群众参与,受理矛盾调解事件10余件,收集产业类民生诉求20余件,助推解决相关问题18件。

南方+记者 邓建青

通讯员 廖晓露

编辑 苏斯铭
校对 钟惠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