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医养结合:先行示范,智慧领航,资本入局开新篇

广东省医师协会 2025-03-06 11:16

『导语』

2023年,深圳医养结合推出国家示范区,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将深圳推到了全国医养结合发展的聚光灯下。在这片改革创新的热土上,新型医养结合模式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2024年10月,《医师》“特别策划”报道组两度奔赴深圳,探访了解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之一的深圳罗湖区医养结合所取得的成绩、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瓶颈;并通过走访深圳市智能终端产业协会并接触其会员单位腾讯、华为等相关项目管理人员,以及参观“2024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深入了解了深港老龄科技产业的发展新态势以及科技资本在智慧养老领域的战略布局。

深圳医养结合现状究竟如何?

华为、腾讯两大科技巨头又将如何搅动智慧养老这一“蓝海”?

罗湖区:医养结合示范区的成绩与瓶颈

在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罗湖区,其医养结合成果丰硕:这里构建了完善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周边养老机构紧密协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覆盖,医护人员定期上门巡诊,让老人在家中就能享受到专业医疗护理。同时,罗湖区在医养结合信息化建设方面表现出色,越来越完善的老年人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了医疗数据实时共享和动态管理。

罗湖区重视医养融合工作,加大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推动机构、社区和居家医养融合发展。成立“罗湖区医养融合老年病医院”,该医院与区民政事务中心联合荣获广东省首届医养结合示范机构称号,并共同牵头制定《深圳市医养融合服务规范》和《医养结合质量评价规范》两个地方标准,为此还获得深圳市科技标准奖。

十月一个晴雨混杂的日子,《医师》“特别策划”采编组来到黄贝岭养护中心,听取了该中心相关负责人关于目前罗湖区医养结合运营情况的介绍。据了解,黄贝岭养护中心2017年建成并投入运营,通过整合股份公司资源优势和罗湖医院集团专业能力,打造出“黄贝岭养护中心模式”,实现了医、养、康、护有机结合。

▲黄贝岭养护中心:医养融合,老有所养

据悉,在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方面,罗湖区率先成立区老年健康服务指导中心,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安宁疗护、高龄老人健康关爱、失能失智防控、老年综合评估、老年营养改善和糖尿病足筛查防治等项目,全方位保障长者身心健康。

此外,罗湖区积极探索新路径,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体化建设,推出高质量发展样板,建立一体化老年人综合服务中心,为长者提供了一站式、综合性、多功能社区公共服务空间;并已建成渔邨、水贝、金岭等3个集“党建+政务+医疗+养老+文化+教育”为一体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还为长者提供“健康体检+防跌倒工程+银龄安康+整合照护”四重健康服务,深入推进“步步为赢”行动,保障长者居家健康安全;全面实施“千手兰”计划,开展特殊老年人群体摸底调查、建立“千手兰驿站”+推出“千手兰医养结合服务包”……

据《医师》了解,罗湖区在医养结合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的同时,也同样面临挑战。

如养老机构专业医护人员数量不足且流失严重,难以满足服务需求;资金压力也不容小觑——医养结合设施建设和运营成本高昂,政府投入有限,社会资本参与度有待提高;同时,医养结合涉及多部门,协调管理机制不够顺畅,影响服务效率。

面对这些问题,相关专家建议加大医护人员培养力度、提高待遇,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优化服务流程。

华为、腾讯入局:智慧养老发展新图景与未来展望

金秋十月,我们还特地走进了由华为、中兴、康佳、创维、惠科等八家行业知名企业发起成立的深圳智能终端协会,就其会员单位华为、腾讯剑指“智慧养老”的战略举措做了相关走访。该协会执行秘书长徐劲松及不愿透露姓名的腾讯项目联系人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走访由华为、中兴、康佳、创维、惠等八家行业知名企业发起成立的深圳智能终端协会

出身广州中医药大学“医药世家”的徐劲松表示,华为、腾讯等科技巨头积极投身智慧养老领域,无疑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利用先进的通信和物联网技术,华为推出了它的智能养老解决方案。

通过在养老机构和老人家中部署智能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床垫等,借助毫米波雷达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的 AI 辅助康养传感器,华为终端实时收集老人健康数据,可检测人体存在、精准位置、姿态变化,实现跌倒、坠床、睡眠检测等功能。其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后台管理系统,一旦发现异常,系统自动上报并触发告警。例如,检测到老人跌倒,会启动智能分级告警,重要事件向紧急联系人电话、短信通知,家庭成员收到 APP 和微信服务号通知;普通事件则推送微信服务号、APP 通知。

其采用的毫米波技术智能检测仅用人体点位数据,不具备成像能力,以此保障老人隐私,上传至华为云的数据处理结果加密存储,可确保数据安全。

二、腾讯则凭借强大社交和大数据平台,构建智慧养老社区。

在安全守护领域,2023年5月腾讯发布了行业首个“银发安全守护”整体解决方案并推出“银发共同守护计划”。如在佛山南海区落地该计划,其中隐形护理员基于腾讯 AI 技术,具备跌倒检测、呼救词检测、双向语音通话功能,可在老人摔倒、呼救时主动警报,辅助识别老人安全状态,通知看护人员救助。

▲走进腾讯

在照护康复领域,2023年腾讯推出“听力筛查小程序+AI赋能的助听器+15分钟听力服务圈”,解决老年听障问题,使全国8万多名老人受益。此外,腾讯还探索出了防治老年痴呆创新模式,通过科普、筛查、游戏化干预等手段构建防治服务网络,推出认知障碍数字化筛查工具《银发脑动力》和数字疗法《脑力智趣帮》。

在老年人心理健康领域,腾讯推出了“可穿戴手环+银发情绪健康APP +情绪监控平台”的软硬件解决方案。

在乐龄健身方面,它又将八段锦与趣味游戏结合,运用虚实混合互动技术和高精视觉AI技术,让锻炼更具趣味。

在助老教育上,2021年腾讯推出“银龄计划”讲解生活难题操作,发起“银发守护行动”,设反诈信息站、安全课、服务站,为老人提供安全服务。

在深圳智能终端协会联席秘书长翟小为引领下,我们又参观了10月25-27日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举行的2024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

▲2024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

博览会上,智慧养老产品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众多智慧养老产品和方案的集结,充分展现了深圳科技的创新魅力,凸显了中国智慧养老产业的蓬勃发展之势。

不难预见,未来智慧养老产品应用场景将更为丰富。如智能机器人可协助老人起居,虚拟现实技术用于康复训练和心理治疗,智能家居系统亦将实现生活环境智能化控制,提高老人生活质量,推动医养结合向更高水平发展。

专家视角:加强融合 更进一步

按照深圳智能终端协会联席秘书长翟小为的说法,与保险、信托公司入局养老产业不同,“智能终端协会成员目前都是产品思维,不是服务思维”,因此,深圳科技资本进军智慧养老,与“医养结合”显然不能等同为一个概念,但就如南方医院老年医学科和广州东升医院老年医学科合作推出的“守护夕阳 关爱健康——基于居家机器人的医养结合专业化养老服务示范项目”一样,养老智慧产品就如一对翅膀,必将全面助推医养结合的发展,引领业界飞上新的高枝。

广东省医师协会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主委阮云军教授指出:“深圳医养结合在智慧养老助力下颇有成效。事实上,深圳在智慧养老产品研发和应用方面领先全国,但推广中还需加强与基层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融合。”

他说,从前景看,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资本投入,深圳有望形成可复制模式,但要注意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

总之,深圳医养结合在智慧养老领域发展势头良好,尽管面临挑战,但潜力巨大。在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下,有望为全国树立成功典范,共同推动行业发展迈向新高度,为老年人创造更优质的晚年生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