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凯达机器人总经理贾绍春:在细分领域打造硬实力|产业风口·佛山追梦④

作者 白桦 2025-03-11 15:44

“贾总,我这里有个需求,你们的机器人能不能做?”开春以来,广东科凯达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下称“科凯达”)总经理贾绍春的手机就响个不停,几乎每天都有客户找上门来,想要谈合作。

科凯达研发的架空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被业界称作“在高压线上跳舞的精灵”。它能够代替人工,完成高空电线巡检等高危工作。但这项技术也有着较高的技术壁垒。

扎根佛山顺德十年,贾绍春带领团队,一头钻进细分领域,不断攻克技术难题,实现了“从实验室到批量化生产”的跃升突破。贾绍春与科凯达的故事,正是佛山新兴产业与人才发展双向奔赴的生动写照。

贾绍春。   受访者供图

研发、市场“两头抓”

为了摸清需求,四年跑了20多个省份

2014年底,科凯达公司成立,并获得了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A轮融资。同年,研究院与顺德区政府共建力合(顺德)科技园,企业也随着研究院的步伐,正式落户顺德。

2015年,公司在顺德开门营业,但直到2019年,才正式向市场推出第一款批量化产品。这中间的四年,贾绍春形容,是创业期间“最孤独寂寞”的四年。

科凯达所研发的是架空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与各类作业机器人,外形小巧,内里却大有乾坤:抗高压、抗电磁干扰、极端自然环境的防护能力……对技术有着相当高的要求。

科凯达展厅。   南方+ 戴嘉信 摄

如何攻克技术壁垒?只有靠全身心地投入、“下苦功”,这是贾绍春一直以来信奉的创业法则。

那段日子,贾绍春经常与研发团队奋战到深夜,有时候直接就睡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第二天早上起来继续干。

一头是技术难点的加紧攻关,另一头则是现实场景的检验。

“产品在实验室通过了测试,但实际运行不一定能行。”贾绍春说,为了让产品能在不同的场景测试,只要有客户提出试运行需求,都会第一时间带着团队去做。

有一次,贾绍春与同事们到吉林长白山林区做测试。林道崎岖不平,越野工程车没有安全带,颠得人都飞起来,大家不得不坐在车里戴着安全帽。十月初林区气温已经到达零下,干粮冻得硬邦邦,“一天测试任务下来,大家都着实体会了什么是饥寒交迫

不过,对贾绍春来说,这都是创业路上的常态,“辛苦、累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是能把问题解决。

从深山老林到大漠高原,那几年,贾绍春几乎把全国20多个省份都跑了一遍。这让不仅企业收获了产品运行的真实反馈,也了解到更多客户的实际需求,有助于后续产品的迭代提升。

靠着一步步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科凯达的业务发展也按下了“加速键”。凭借多个标杆项目,公司在业内打响了知名度,成功进入国家电网等电力系统的优质供应商名列。

如今,企业团队从刚开始的30多人,壮大至150多人。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了一倍多。贾绍春预计,今年营收还会再翻一番。

企业从0到1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沃土”滋养。在贾绍春看来,佛山“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营商环境,为科凯达等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和保障。

发挥“长板效应”

继续深耕细分赛道

“这个赛道前景仍然十分广阔。”贾绍春表示,在国家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清洁能源的装机容量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能源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对科凯达而言,这意味着庞大的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今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壮大新型储能、新型电力系统装备、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对长期深耕能源和机器人两大领域的科凯达而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机遇。

“无论是市场前景,还是政策红利,都让我坚定了继续扎根佛山,深耕细分赛道的决心。”贾绍春说。

今年,DeepSeek的横空出世,引爆了科技产业圈。贾绍春和研发团队也在发力,将DeepSeek进行本地化部署,与机器人系统打通,把产品提升至更高的水平。

“AI的嵌入,会给客户带来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感。”贾绍春表示,客户可以直接与机器人设备进行语音交互,下达指令,并由AI自动执行任务或输出统计报告,提供决策参考。这项功能预计今年6月就会推向市场。

贾绍春认为,未来,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会变得越来越丰富。佛山发展机器人产业,不能靠追风,而是要精准把握市场需求,进行发展。

“把格局放得更大,站在更高的维度去布局机器人产业。”贾绍春认为,佛山既要充分利用好自身的制造业优势,也要善于发挥大湾区各城市之间的协同功能,赋能机器人产业发展。

人才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一直以来,科凯达都很重视人才的培养,连续多年与省内多所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近年来,企业已经联合培养了超过40名硕士研究生,丰富了企业的人才储备。

发展新兴产业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场“耐力跑”。营造一个能让人才潜下心来做研发的环境,十分重要。贾绍春表示,相较一线城市,佛山生活成本有优势,城市配套设施也在不断提升,期待未来有更多年轻人能够在佛山安家落户,“员工的稳定性,也是企业发展宝贵的财富”。

撰文:白桦

编辑 陈禧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Scan me!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