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气息总是让人心旷神怡,尤其是在农历春分期间,客家人的厨房里总是飘散着一种特别的味道——艾粄的香气。艾粄,这个客家传统美食,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客家文化的精髓。为让幼儿近距离接触、了解和感受家乡非遗的独特魅力,日前,由龙川县文化馆主办的“节气映非遗·匠心传古韵”春分——“指尖上的春味:非遗艾粄童趣传承”活动在龙川县水岸沁园幼儿园举行。
活动中,来自黎咀镇石东村的艾粄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为孩子们详细讲解艾粄这一属于春天的味道——客家传统美食的历史渊源及其制作特点。小小的客家艾粄,不仅仅是一种美食,它承载着客家人对家的深深眷恋,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艾粄的制作过程,从揉面团、加馅料,到最后的塑形,每一步都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热情。龙川县水岸沁园幼儿园园长吴秀华说:“通过活动,孩子们提升了动手能力、专注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培养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学习了传统技艺,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活动中,孩子们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制作自己的艾粄“作品”,品尝到舌尖上的客家美食,体验到非遗美食文化的乐趣。这种寓教于乐的体验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非遗的魅力,也让非遗技艺更加贴近生活,更具生命力。
龙川县水岸沁园幼儿园园长吴秀华说:“我们计划结合更多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开展扎染、花灯制作等非遗体验。同时,邀请更多非遗传承人进园授课,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希望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茁壮成长,更好地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记者:谢国涛 黄璟晖
编辑:杨莹
一审:黄云霞
二审:钟达
三审:柳欢扬
终审:骆发林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