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桂头镇,有一处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田野。入选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首批选树培育典型村的阳陂村凭借小小的韭菜,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踏出坚实有力的步伐,百亩韭菜种植基地宛若一片绿色海洋,不仅成为田间主角,更铺就了村民的致富路。
自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桂头镇抢抓机遇,立足镇情农情,深耕特色产业领域,在探索乡村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创新实践,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阳陂村素来以种植香芋和马蹄为主,全村百余户村民种植面积达数千亩,通过“强镇富村公司+种植基地”“合作社+基地+农户+订单”等合作运营模式已形成了独具阳陂特色的品牌效应。但阳陂村持续探索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新模式、新路子的脚步并没有慢下来,镇村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不断挖掘新的适宜当地发展的种植产业项目。其中,韭菜种植脱颖而出,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阳陂村韭菜种植面积近百亩,预计年产值可达450万元,小小的韭菜正逐步成长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资源整合,夯实产业根基
作为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桂头镇阳陂村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和气候优势,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绝佳条件。2023年以来,阳陂村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成功引进广东三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施大规模土地流转,为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积极引入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化种植技术,打造示范基地,让韭菜种植实现了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这一举措不仅有效盘活了撂荒地,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益,还丰富了当地产业种类,为村集体和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让韭菜真正成为“致富菜”。
产销对接,畅通致富之路
在销售方面,桂头镇阳陂村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与珠三角饺子工厂紧密合作,打通销售渠道,破解了农产品销售的堵点问题,形成了供需闭环,保障了韭菜的稳定销售。目前,桂头镇阳陂村已分批次种植近百亩韭菜,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种植样板。通过土地流转,农户每年可直接获得约5万元的租金收入,基地在建设、运营以及收割、分拣、打包、运输等各个作业流程中,季节性提供30个就业岗位,村民累计增收上万元,极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科技赋能,描绘未来蓝图
为进一步提升韭菜产业附加值,企业计划进一步建设蔬菜基地冷链附属设施项目。冷库建成后,将有效延长韭菜保鲜期,助力蔬菜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现代化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
展望未来,企业将借助科技力量,推进智能化种植管理与生态农业模式,分阶段将种植规模扩大至500亩,构建“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体系。并积极探索“绿色农业+乡村文旅” 融合发展之路,结合乡村旅游,打造丰富有趣的 “韭菜采摘节”“马蹄采挖节”“香芋丰收节”等系列活动,让游客体验农事乐趣,赏田园风光,购绿色特产,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结实乡村振兴硕果,助推阳陂村向着产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大步迈进。
南方+记者 潘俊宇
通讯员 李皎 谢昊晨 杨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