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关改革”到全球贸易“门户枢纽”|解码开放前海“自由密码”①

作者 张玮;张秉仁 2025-04-22 12:47

在忙碌的妈湾智慧港,搭载DeepSeek大模型的全国首个海关系统智能查验机器人和普货智能查验机器人已试点应用两月余,识别快速、比对精准,直接将进口危化品整体查验时间减少50%。

在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通关效率与制度型开放成为衡量贸易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十年来,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刀刃向内”,以通关改革为支点,将通关效率从“天”压缩至“秒”,撬动湾区供应链韧性重塑,构建起与世界双向联通的自由“贸易门户”。

据深圳海关统计,2015年到2024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内海关备案企业数量突破1.1万家,外贸进出口总值由2015年的712亿元升至2024年的5379.8亿元,年均增长超25%,构建起“双循环”战略支点

“迭代改革”重塑“自由范式”
通关效率压缩至“分秒”

“通关”是进出口货物和国际贸易必经的关键环节。传统通关模式下,企业甚至需要在不同关区设立办事机构或委托代理来处理事务,产生大量人力、物力成本,且货物长时间滞留港口还会带来仓储费用或产品损耗。

稳定通关时间能让企业在贸易活动中,更好地安排生产、采购和销售计划,以及规划合适的运输和配送方式,从而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通关”是否便利对实现“贸易自由”至关重要。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拥有前海综合保税区,过去十年,这个规划面积约2.9平方公里的区域,在智能化通关改革上对标国际,迭代速度令人咂舌,且绝大多数都被冠以“全国首创”。

在这里,报关全程实现无纸化,“读秒”通关是常态,办完全部通关手续只需3分钟;

首创原产地证智慧审签,实现“清单外产品即报即签,清单内产品快审快签”;

首创“港区一体化”,让企业自由选择通关手续办理地点,将手续办理时间缩至2分钟内;

首创跨境进口生鲜关检联合改革,将通关时间减少2-4小时,通关效率提升150%-200%,大幅提升活鲜产品存活率等。

除此之外,进出口商品“1+4全球溯源核放”、全球中心仓、“MCC(多国集拼)前海国际集拼中心”等管理模式创新亦推动片区通关效率倍增。

比如,“全球中心仓”在前海综保区内设立全球货物集散中心,构建“一区多功能,一仓多形态”,实现非保税货物与保税货物“同仓存储”、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同仓调拨”、小额交易与大宗贸易“同仓交割”、外贸与内贸“同仓一体”等“四个同仓”,满足企业同时供应国内海外两个市场、同时存在多种贸易方式的需求。

“MCC前海国际集拼中心”则让进出口货物、国际中转货物抵达前海后,可根据其物流或贸易安排,重新通过“海陆空铁”等方式中转、分拨、集拼运往全球各地,实现各类货物在区内自由集拼。

近两年来,片区则全面实施海关总署出台的“支持前海18条措施”,重点推进深港规则对接,全国率先试点深港“一次检测、一次认证、一体通行”。其中,在深港酒类“两地一检”中,建设深港国际酒类检验中心,对取得香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认可机构检测报告的进口酒类产品予以免检。

2022年11月,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入选“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2024年,前海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实现3752.5亿元,增长49.9%,进出口总值列全国第四、广东第一,在海关总署绩效评估结果中前海综合保税区上升为A类,位居广东榜首。

“效率优先”触发“韧性重构”
新兴贸易渐筑“生态闭环”

如果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贸易自由是以通关便利化为抓手,那么前海扩区后,拥有了“海陆空铁港”的前海则推动供应链向“多维网络”升级。

比如,在前海综合保税区综合运用“先入区、后报关”“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非侵入式查验”等通关便利措施,打造“MCC前海”新物流模式。建设“前海离港空运服务中心”,打造“航空货运登机口”,在前海打包完成进出口空运货物的集货、分流、订舱、打板,空运服务使企业可综合运用广、深、港三地机场航线和运力资源,出口物流选择更加便利和多元,可为企业节省成本30%左右。

供应链重塑再次提升了通关效率,更顺应了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发展需求,不仅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前海,且主动根植于前海沃土进行模式创新,形成良性产业发展生态闭环,推动供应链实现“韧性重构”。

效率是开展跨境供应链业务的核心优势,目前我们已实现从深圳到英国终端消费者家中仅需48小时的极速配送。”诚天国际创始人兼董事长冯凌炬说。该公司自2018年成立以来,迅速崛起为全球跨境新供应链服务领军企业。

提供端到端跨境海陆空多式联运综合物流服务的大洋物流,2016年入驻前海后,借助前海拓展海外市场的便利条件,布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业务覆盖欧亚12个国家。

“在这一过程中,前海为公司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包括初期协助对接供需两端开拓订单,中期配套供应链金融服务破解跨境结算难题等。”大洋物流集团副总经理唐新成说。

2019年在前海成立的深创建则不断创新,其新上线的查验流水线每6秒即可过一个标准箱,从卸货到查验完成,时间从原先的一天缩短为2小时。

凭借前海综保区的优势,我们得以解决‘退货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进而刺激跨境平台上订单量的增长以及产品类目的开发。”深创建董事、副总经理吴瑞国表示,未来将打造针对出口退货及进口全方位立体的闭合环跨境电商服务链路,实现“出得去、退得回、进得来”三种业态在前海落地。

2024年11月8日,亚马逊全球开店亚太区首个创新中心亦前海正式启用,旨在打造辐射亚太的创新交流与孵化基地,推动更多中国电商企业“出海”。

前海在跨境电商政策和监管模式方面不断创新,推出了多项便利措施,有效提升了行业整体运营效率,是吸引我们入驻集聚区的关键因素。”亚马逊中国副总裁、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卖家管理负责人金彦箴说。

在冯凌炬的观察中,前海跨境电商生态已呈现出显著集聚效应,“头部平台与上下游企业形成‘分钟可达’的产业圈层,完整产业链条的聚合大幅降低了企业间沟通成本,展现出强劲的集群发展态势”。

数据显示,2024年,前海跨境电商集聚区累计已有越海、华富洋、美邦链通、招商保税、东方嘉盛、中电港等165家企业,实现进出口1210.30亿元,总量排深圳各区第一,增长104%,成为前海高质量发展的“快马”

策划统筹:张玮

撰文:张玮 张秉仁

海报:文海燕

图片由前海管理局提供

相关阅读>>>

10年增7.5倍!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进出口总值增至5379.8亿元

来投票!选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十年10大制度创新成果

相当于4个埃菲尔铁塔重量!前海博物馆内部首次曝光

编辑 李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