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 | 云浮“综合查一次”改革入选全省典型案例

南方+  2025-04-16 10:32

近日,广东正式发布65个省基层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其中,云浮探索“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跑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速度的创新实践,入选社会体制领域典型案例。

一直以来,行政检查“频次高、交叉多、随意性大”的问题困扰了不少企业,不仅于生产无益,反倒加重了运营成本和负担。对此,云浮市近年来打造包容审慎监管新方式,在全省率先创新开展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涉企“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

具体实践上,云浮针对适合联合执法的同一行业、同一区域、同一对象,推行跨部门、场景式“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提高企业发展“舒适度”,从出台清单到地方立法,一步步把有益的经验固化下来,这种探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截至目前,云浮共出台四批“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任务清单,覆盖34个执法部门、41类企业行业和160项检查事项。相关经验做法入围第七届全国“法治政府奖”终评项目,入选2024年全省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亮点经验做法、全市首届“十大改革创新案例”,吸引省内外多个考察组前来考察交流,得到了广泛推广。

云城区落实“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工作回访制度。资料图片

云城区落实“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工作回访制度。资料图片

创新改革

涉企检查最大限度“降频”

近期,云城区市场监管局、区消防救援大队、云浮市生态环境局云城分局等各派出2名及以上执法人员,深入当地食品生产企业检查生产环境条件、消防法律法规落实、污染防治等情况,全程信息实时录入广东省一体化行政执法平台,并按有关要求向社会公示。

而在去年,云浮市林业局联合市场监管、消防、应急管理、商务等部门,先后参加食品、野生动物保护、危险化学品生产、机动车检测机构、第三方环保监测机构等行业企业“综合查一次”行动12次。

在以前,一家企业需要数小时来配合多部门的不同检查。而现在,多部门耗时约45分钟即可对一家企业提供38项“全方位”检查,并提出综合检查意见。这种“综合查一次”的做法,一经实践便得到云浮市场主体的赞誉。

“一开始我们听说这么多部门的人来,担心别人会怎么看我们公司。后来,我们了解到这叫‘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这确实大大减少了迎检负担,也方便我们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能一次改正。”云浮某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对企业检查次数多、执法扰企、重复低效,是城市行政执法中的普遍难点。既影响办事效率,又加重企业负担。

2022年,为破解行政执法领域检查频次高、任性执法、随意执法等问题,云浮在广东省内率先构建“部门协同、层级联动、多域覆盖”的“综合查一次”涉企执法机制——多部门“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重复执法和执法扰企扰民。

具体实践上,云浮在全省率先出台《云浮市推进“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实施方案》,通过组织执法单位“联合会诊”,由执法牵头单位组织解决“标准打架”问题,为企业提供综合“治疗意见”,避免企业整改无所适从。通过数字化平台,云浮还高效推进违法线索互联、执法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实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无事不扰”一步步成为涉企监管新常态。

砥砺深耕

法由“治”向“智”升级

在两年多的实践基础上,2024年4月23日,《云浮市“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实施办法》(下称《办法》)正式施行,以26条条文构建起市、县、镇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联合执法工作机制,着力解决“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实践中的突出问题,高效推进违法线索互联、执法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实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全国首部规范涉企联合检查行为的政府规章。《办法》明确提出,“在本年度内”对已接受“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的企业,除有投诉举报、上级交办、其他机关移送案件线索或者重点领域治理部署等情形外,原则上不再单独进行同类事项的检查。

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余凌云看来,云浮市的“综合查一次”立法作为全国首创,意义重大,将云浮数字政府建设的经验及时上升为立法,使得实践进入了法治的轨道,政府的监管效率更高。

规范“综合查一次”,确保了对企业“无事不扰”。有别于各地对落实“综合查一次”制度常见的“实施方案”“指导意见”等步骤,云浮采取了在管辖范围内更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地方政府规章形式,明确为“综合查一次”立规。

检查合并了却不会“缩水”。针对检查频次高的行业,云浮分类制定了“综合查一次”检查任务清单。近日,此清单更新至第四批,进一步扩大检查范围,新增9个执法部门、11类企业行业、41个检查事项(四批清单共覆盖34个执法部门、41类企业行业、160个检查事项),涵盖了对医疗机构、司法鉴定、机动车排放、加油站管理等受重点关注的企业行业。

从数据来看,第四批检查任务清单包含的执法部门相比之前增加了36%,检查类别增加了36.67%,检查事项增加了34.45%,持续扩大政策红利覆盖面,让更多市场主体“减负增效”“轻装上阵”。

政策显效

企业“敢闯敢投”

从建立“一套机制”,全面推行联合检查制度,到厘清“一张清单”,明确涉企联合执法范围,云浮“少打扰”的执法监督方式,赢得区域商家、企业等点赞,如在云城区,“综合查一次”工作基本满意率达100%。

据统计,自实行“综合查一次”改革以来,全市涉企执法日常检查同比下降36.31%,企业受检次数减少37.96%,2024年实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后,云浮全市每家企业约45分钟即可获得38项综合意见。第一批清单涵盖的食品生产企业、娱乐服务企业、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矿山企业,每年迎检次数均呈下降趋势。

创新的举措,确定性的规则,让企业“敢闯敢投”的底气更足。往更深层次看,检查频次的减法,更是政府思维的转身——从“管住企业”转向“护航发展”。2022年以来,云浮全面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全市实施从轻、减轻、免除处罚同比增加80%。当企业感受到“检查是为了发现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营商环境的信任基石变得更牢固。

数据是最好的说明:2024年,云浮6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五,营商环境全省评价三年进步八位,走在粤东西北地市前列。云浮“综合查一次”相关经验做法入围第七届全国“法治政府奖”终评项目,入选2024年全省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亮点经验做法。

余凌云认为,通过“综合查一次”的机制,企业不再和分散的政府部门打交道,而是通过数字化平台,统一“体检”,接受检查的成本大大下降,对于优化营商环境也很有启发意义。

纵观云浮的探索实践,更深的改变藏在“说到做到、服务周到”的理念里:一是“有呼必应”的承诺,以政策红利护航企业成长,二是“无事不扰”的确定规则,让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正慢慢变成涉企监管新常态。

南方+记者 崔洪铭

编辑 伍欣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