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平海镇碧甲村自实施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以来,立足自身优势,利用自身独特的滨海、古民居和民俗文化资源,全方位推进乡村建设,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等方面下足功夫,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环境优”的和美画卷,在这处山海乡村徐徐展开。
走进碧甲村一滨海景点,阳光、沙滩下,游客三五成群在这里露营,享受着周末的闲暇时光,这里曾经是无人问津的偏僻海边,如今摇身一变“滨海打卡地”,这也吸引了许多村民回乡创业,曾卫良是其中之一,2019年,在外工作的他回到家乡,做起了民宿,也带动本村村民“家门口”就业。
夜幕降临,在碧甲村一滨海景点,依然游人如织,村民还搭起舞台,表演起自编自导的节目,村道两边,烧烤、水果、农家土特产等摊位吸引不少游客,该村通过发展“属地经济”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碧甲村积极开展妈祖文化节、外嫁女回娘家等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该村积极联系企业家等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快打造碧甲村的文旅品牌,有效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碧甲村岭边村民小组,现存明清时期古建筑20余座,占地约17000平方米,其中曾姓总祠“忠恕堂”被认定为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近年来,碧甲村注重文化传承与保护,目前,村内正积极谋划以“古民居+儒家文化”为依托打造古村落旅游产业,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新活力。
此外,碧甲村带头成立平海首家“强村公司”,以抓实强村公司建设为突破口,该村还计划建设村级自营农贸市场,推动“古村落观光+农田认领+旧房改造+滨海度假”文旅项目,多种形式创收,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
来源:惠东县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