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上午,政协第六届汕尾市城区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开幕。汕尾市城区政协委员林奇光围绕招商引资,提出应结合政策创新招商思维、树立产业生态招商理念、出台差异化政策、强化招商队伍并优化审批流程,助力城区招商引资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城区招商引资成绩斐然,汕尾万盛城市综合体、恒旋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覆盖多领域,为城区经济注入强劲动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显著,企业投资落地流程持续优化,备案时限缩至1个工作日内,一般企业投资项目落地审批30个工作日内可完成,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备案和核准时间均从3个工作日缩至1个工作日,审批效率大幅提升,广泛吸引优质投资,带动就业,推动经济社会繁荣。
林奇光认为,尽管成绩亮眼,但城区招商引资仍存在阻碍。部分单位招商积极性低、方式单一,项目推进慢;招商理念传统,依赖土地与税收优惠,忽视产业生态等;优惠政策趋同、兑现不及时,吸引力不足;招商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项目质量差;部分单位资源利用不足,行政审批繁琐,数字化招商应用程度低。
为进一步推进城区招商引资工作,林奇光委员提出多项建议。首先,要创新招商思维与方法。树立“产业生态招商”理念,依托本地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上下游协同的产业生态体系,吸引企业集聚。同时,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打造优良投资环境。
在政策方面,制定差异化优惠政策,依据产业类型、企业规模等因素量身定制扶持方案,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优质项目,并建立严格的政策兑现保障机制,确保企业能及时享受政策红利。
林奇光说,招商队伍建设同样关键。选拔和培养熟悉产业经济、商务谈判及法律法规的专业人才,定期组织培训,邀请专家和企业家分享经验,提升招商人员业务水平。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将招商成果与个人绩效挂钩,激发工作积极性。
此外,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简化流程,推行联合审批、容缺受理等制度,提高审批效率。加强土地等要素保障,提前规划储备工业用地,完善园区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为项目落地和运营创造良好条件。
文/图:南方+记者 彭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