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皮影遇青年突击队,红色非遗谱新章

作者 彭骏 2025-09-04 16:59

2025年暑期,广州新华学院影韵红乡育魂突击队走进汕尾陆丰,对话陆丰皮影戏传承人,探寻红色党史与千年非遗的融合路径,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作为南路影戏现存唯一传承、中国“潮州影”系统的瑰宝,陆丰皮影戏以多变唱腔、浓郁地方特色、精雕细刻及灵动表演著称,承载闽南语系文化脉络与海陆丰民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此次突击队在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演出总监陈培杨协助下,走进皮影大厦,开启深度交流。

交流中,突击队提出“皮影演绎红色党史”构想,计划以艺术张力传递红色精神,并向传承人蔡锦镇学习技艺,将皮影文化融入汕尾香洲街道趣味课堂,培育青少年文化自信。陈培杨高度认可这一思路,还建议融入儿童喜爱的动画人物,推动传统与当代审美融合,这恰是传承中心“守正创新”理念的实践,既坚守传统精髓,又紧跟潮流。

陆丰皮影的“活态传承”,正源于“守正”与“创新”的平衡。剧团既潜心研习老一辈技艺,又主动学习其他皮影派别优长,弥补武打戏、动作戏短板;同时深挖老剧本,反复打磨细节,兼顾前辈智慧传承与当代观众需求,让古老艺术焕发生机。

谈及传承困境,陈培杨坦言:“最难的不是技艺,是让年轻人沉下心。”快节奏数字化时代,年轻人难被“慢工出细活”的非遗吸引,愿意投身传承者寥寥,“老人坚守、年轻人观望”的现状,更凸显青年力量加入的迫切性。

调研后,突击队迅速实践“党史+非遗”模式,在香洲街道开设“影韵红乡、薪火童传”红色皮影体验营,带领近20名青少年沉浸式感受红色精神与皮影魅力,实现“思政教育+非遗传承”双重目标。

接下来,突击队将把实践所得带回校园与社会,推广陆丰皮影与红色文化,并探索“党建育人”下“红色+传统”的育人新范式,培育兼具文化底蕴与时代精神的人才。

南方+记者 彭骏

编辑 刘晓维
校对 杨远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