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趣龙岗·妙传承”2025年深圳市龙岗区“非遗在社区”系列活动首场体验拉开帷幕。在龙岗区文化中心B区文化馆内,两场特色非遗活动同步开展,吸引近70名市民参与。市民们在亲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开启一场与非遗文化的深度对话。
当天9时许,文化馆四楼中庭早已热闹起来,“智灸奇遇记·趣龙岗养生工坊”活动现场,区级非遗“彤裕兴谢氏艾灸”传承人王光瑞正细致讲解艾灸文化。从谢氏艾灸的历史渊源,到悬灸、实按灸等传统技法的操作要点,传承人结合生活案例,让原本专业的养生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更引人注目的是智能艾灸机器人的亮相,它与传统艾灸技法形成“新老对话”,不少市民围在机器人旁,好奇地观察其精准找穴、恒温施灸的过程。
“大家看,优质艾条颜色呈土黄色,闻起来有淡淡的艾香,没有刺鼻异味。”在实操环节,传承人手持艾条,手把手教市民辨别艾条优劣,还现场演示常用穴位定位方法。
市民李阿姨学得格外认真,她一边跟着传承人按压穴位,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平时总在家自己艾灸,今天才知道之前找穴不准,这个活动太实用了,学会了以后能更好地给家人做保健。”本场活动不限年龄,既有中老年人,也有年轻上班族,40个参与名额早早报满,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与此同时,三楼309教室内的“古制芬芳·香约龙岗”活动也人气高涨。这里聚焦区级非遗“古法制香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绪芬以“香的发展史”为切入点,从先秦时期的祭祀用香,到唐宋时期融入日常生活的香文化,再到现代香品的创新应用,生动讲述了香与历史、文化、中医的紧密联系。
“香不仅能净化空气,不同香料还有安神、理气等功效,比如沉香能舒缓情绪,檀香可帮助凝神。”传承人的讲解让市民对“香”有了全新认知。
最让人期待的香牌制作环节,教室内瞬间变成“香气实验室”。现场25名参与者均为10岁以上,有亲子搭档,也有好友结伴,大家边做边交流技巧,一个个造型各异的香牌逐渐成型,空气中弥漫着淡雅的香韵。
活动临近12时,两场体验活动陆续收尾。带着亲手制作的香牌、记满要点的笔记,市民们满载而归。
据了解,“趣龙岗·妙传承”2025年龙岗区“非遗在社区”系列活动共安排七场体验,后续还将推出“胚语瓷心·潮彩寻踪”“木雕金漆·趣艺金工”“玉见非遗·俏色匠心”等特色活动,涵盖陶瓷、木雕、玉石等多个非遗领域,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走进社区、贴近市民。
龙岗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讲座+体验”的形式,既能展示龙岗区非遗保护传承成果,也能让市民沉浸式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未来还将持续创新活动形式,让更多人成为非遗文化的参与者、传承者。
南方+记者 刘越亚
通讯员 谢绍花 李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