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版图是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象征。地图是表达国家版图最常用、最主要的形式。正确使用地图、自觉维护国家版图尊严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08:58
惠州学院黄秋华:地理概念需厘清,海洋为惠州注入“蓝色引擎”(视频)
近日,由惠州市自然资源局、惠州市教育局指导,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惠州新闻部、广东省地图院、惠州学院联合制作的《国家版图知识主题公开课》在南方+惠州频道上线,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在节目中,来自惠州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的黄秋华老师详细介绍了领土、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等与国家权益紧密相关概念,以及惠州的区位地理知识等内容。以下为黄秋华老师向大家讲述的主要内容:
一、国土和领土的概念
国土是指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利管辖范围内的地域空间。包括国家的陆地、陆上水域、内水、领海以及它们的底土和上空,同时还包括《国际海洋法公约》规定的专属经济区海域。
领土是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核心空间,是一个国家构成的要素。它包括国家主权管辖下的一切陆地、水域及其底土和上空,由领陆、领水和领空三部分组成。国家必须具备一定的领土。同时需要注意,领水是依附于领陆的,领空又依附于领陆和领水。
二、领陆、领水和领空的概念
领陆指国家国界范围内的陆地及其底土,是国家领土组成的基本部分。一个国家的领陆包括大陆部分,也包括所属的岛屿,如果是岛国或群岛国,领陆就由其全部岛屿或群岛构成。
领水是由内水和领海构成的。其中,内水是指国家领陆内及领海基线向陆一侧的水域,包括河流及其河口、湖泊、港口、内海和历史性海湾等。被陆地包围的陆锁海和湖泊也属于内水。内水是沿岸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沿岸国家对内水享有与对领陆同样的主权,其他国家的船只要是没有经过许可,是不得驶入的。
领海是沿海国主权管辖下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的一定宽度的海域。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是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大宽度不超过12海里的一带水域,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领海的上空、海床和底土,均属沿海国主权管辖。我国的领海范围涵盖东海、黄海、南海等海域,坚决维护主权完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领空则是一个国家领陆、领水以上的空域,也就是一个国家的全部空气空间,是国家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国家对其具有完全的、排他的主权,可以对它实行完全的管辖和管制。根据国家所制定的法律,国家有权决定是否允许外国航空器进入或通过其领空。
三、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概念及区别
顾名思义,大陆架就是大陆沿岸土地在海面下向海洋的延伸,也就是被海水覆盖的大陆。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 76 条,沿海国对其海床和底土的矿物资源享有主权权利,它的范围最远能延伸到 350 海里(在沿海大陆架自然延伸超过200海里的情况下)。
专属经济区被称为经济海域,是国际公法中为解决国家或地区之间的领海争端而提出的一个区域概念。是指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370.4公里),除去离另一个国家更近的点。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55~75条设立,专属经济区需沿海国主动宣告,涵盖水域、海床及底土的生物与非生物资源开发权,以及科研、环保等管辖权。
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都是指延伸海域的经济开发区权益,有哪些区别呢?
大陆架最小宽度是200海里,最大能到350海里;而专属经济区固定为200海里。在200海里范围内,两者是重叠的,但大陆架的权利只限于海底资源,专属经济区则包含了上覆水域。另外,大陆架的权利是基于自然延伸原则,无需宣告;专属经济区则需沿海国明示主张。
惠州是陆域大市,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土地资源就是城市发展的最大底气。实际上,惠州也是广东的海洋大市,拥有广阔的海域,海洋资源禀赋。
惠州全市土地面积11347平方千米,海域面积4520平方千米。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属于珠江三角洲东北、东江中下游地区,具体的经纬度在北纬 22°24′-23°57′、东经 113°51′-115°28′之间。市域东西相距152千米,南北相距128千米。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惠州东接汕尾市,南临南海,和深圳市相连,西南接东莞市,西交广州市,北与韶关市、东北与河源市为邻,与周围6市的政区界线长846.49千米。
广袤的土地和海域为惠州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当下,惠州正全力践行,省委、省政府赋予的使命任务,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2+1”现代产业集群、“3+7”工业园区集聚;TCL、亿纬锂能、德赛西威、胜宏科技等一批行业巨头涌现。
城市海洋经济同样取得长足发展,依托海洋资源优势,陆海统筹,不断优化海洋产业布局,初步构建起以临海石化为龙头,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现代海洋渔业、临海清洁能源为重点、特色鲜明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为惠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蓝色引擎”。
文字:南方+记者 张 峰
拍摄/剪辑:南方+记者 王昌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