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DIY、演绎环保偶戏、绘制生态长卷……近日,佛山各地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提高市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关注,掀起了生态环境保护热潮,一起来看看。
指尖捏出绿动力
让环保理念“活”起来
佛山市生态环境局主办的“向绿而行”教育实践活动成功举办,30多名市民化身“环保艺术家”,在陶艺DIY的乐趣中传递指尖温度,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地生根。
作为“佛小环志愿服务×佛山环保夜校”系列活动的重头戏,当晚的亲子互动环节充满温馨与创意。活动现场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首次亮相的佛山市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形象IP“佛小环”——这个头顶洁白玉兰花、背插嫩绿色叶子作翅膀的卡通形象,刚一登场就收获了大小朋友的喜爱,成为当晚最热门的“创作模特”。家长与孩子们分工合作,揉泥、塑形、雕刻、上色,指尖的温度让陶土渐渐有了“环保灵魂”。
除了“佛小环”主题创作,不少体验者还将环保思考融入作品。企业员工谢小姐的作品格外吸睛:陶土捏成的地球表面上了淡绿色、淡蓝色两种颜料,地球上面,一条头顶玉兰花的鲸鱼身姿跃动,湛蓝色的身体栩栩如生。
当晚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指尖的陶土连接起城市与生态,亲子的欢笑传递着代际的环保承诺。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如“佛小环”的设计理念——玉兰花绽放绿意,绿叶翅膀承载希望,希望用这种可触、可感、可带走的方式告诉大家:环保不是高高在上的口号,而是揉进掌心温度的生活日常,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每一次指尖的选择里都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一场让“佛小环”扎根社区的生态实验
寻艺平沙×再生偶戏×蚊媒防控
一场融合“生态导览、大地艺术节、儿童戏剧、防蚊科普”的志愿服务活动,在西樵镇平沙岛举办。
该活动是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佛山市生态环境局联合主办,佛山市绿行者低碳促进中心承办的“美丽社区我行动——美丽广东·志愿有我”2025年广东省社区环保志愿服务月活动(佛山市)专场。
活动共邀请十多组亲子家庭登岛,家长们脚踏观光车,将大地艺术节点位串联成生态环境教育路径,让孩子们在车轮的轻响中,触摸“生态优先”的发展脉络。
“巾帼故事妈妈”生态环境宣讲志愿者紧扣佛山蚊媒孳生痛点,为亲子家庭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蚊媒大战”。几位家长受邀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和提供宣讲志愿服务。他们手持用废纸制作的“地球妈妈”“暴雨怪兽”“积水妖精”“白纹伊蚊”等角色牌,共学共宣“气候变暖—极端天气—蚊媒滋生—社区防御”的科普脉络。在活跃气氛的带动下,家长和孩子们纷纷分享起实用的家庭防蚊妙招。
亲子家庭通力协作,排练并现场演绎了这部独一无二的环保偶戏小片段。偶戏角色的制作材料回用了废弃纸皮、塑料瓶、旧布料等,是佛山市将“无废”理念融入市民日常生活,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无废城市”的生动缩影。
活动尾声,主办方为每组家庭颁发“佛小环”生态环境志愿者证书。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亲子共学、共创、共践的形式,希望让环保意识在家庭中生根,在社区中发芽。未来,这些“佛小环”志愿者将有机会参与更多社区环保活动,成为传递绿色理念的“小喇叭”。
湿地探秘“趣”科普
活动精彩纷呈
由佛山市生态环境局顺德分局主办的亲子科普活动在云鹭城市客厅成功举办。30组亲子家庭共同探秘湿地、共绘绿色,于“城央绿肺”云鹭湿地公园中,开启一段生态与成长交融的科普之旅,助力 “两山”理念在代际间传承扎根。
解密湿地、巧制驱蚊、童绘云鹭……精彩纷呈的活动环节,为亲子家庭带来沉浸式的科普体验。
在“解密湿地”环节,现场互动气氛热烈,顺德一中高中部优秀青年教师卢碧妍化身“生态向导”,从云鹭湿地公园切入,深入浅出地解析蚊子与湿地的生态关系,让亲子家庭直观、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生态平衡、维持生态链完整的重要性。
随后,亲子家庭在导师指导下,巧用薄荷、艾草、藿香等天然植物,制作出独一无二的“锦鲤”驱蚊香囊。孩子们一边辨认植物香气,一边认真填充香包,不仅学到了实用知识,更体会到生态平衡中每一环的重要性。
在“童绘白鹭”环节,亲子家庭们纷纷化身“生态艺术家”,共同创作《鹭舞湾区,绿满凤城——顺德生态文明长卷》。画笔游走间,湿地生机盎然的景象、鹭鸟翩翩起舞的身姿、未来家园的美好蓝图逐一浮现。
活动尾声的“嘉奖时刻”温情满满。小朋友们接过“云鹭湿地生态守护小卫士”荣誉证书和可种植的种子勋章,脸上洋溢着自豪,生态保护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种下。
来源/佛山生态环境
整理/广东生态环境微信编辑小组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