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惠民速办”一体化平台正式上线。市民可以通过“惠民速办”小程序、“惠民速办”门户网站在线反映惠州市行政管辖范围内的各类非紧急诉求事项,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咨询、求助、投诉、举报、建议、表扬等。
“惠民速办”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是惠州市政府十大工程和惠州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通过依托12345热线平台,整合诉求受理渠道,建设统一调度平台,全面推动社情民意及时感知、快速响应、高效办理,深化“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把市民“有感小事”办成民生“暖心大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市民可通过“惠民速办”小程序,一键提交诉求,在服务门户自主选择问题类别,即可快速完成下单。可使用语音识别功能,还可实时查询处置流程,全程可视化,像网购一样透明和便捷。同时,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生成规范化回复模板,减少人工操作环节,显著提升政府数字化服务能力。
这不仅是技术上的创新突破,更是治理理念与服务模式的变革。“惠民速办”服务体系打造“一个入口”、建设“一个平台”、编制“一套清单”、构建“一套机制”,切实将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办理好解决好。比如,在渠道整合方面,统一渠道标识,打通部门、层级、区域之间的壁垒,涉及45个单位共83个诉求渠道完成整合对接;在平台建设方面,以省、市统一数字底座为基础支撑,引入DeepSeek等AI大模型技术,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智慧高效”的全市一体化数字化体系,可实现智能预警,将服务模式从事后应对转向事前预防。
“惠民速办”一体化平台将通过将诉求分为特急、加急、平急三类,按照“应快尽快、能快则快、急事急办”的原则,压缩响应时间;实行“镇街吹哨 部门报到”,镇街发现并上报问题后,各部门闻哨而动、迅速集结、高效联动,提升工单处理效率,及时为市民排忧解难。
值得一提的是,“惠民速办”一体化平台将明确首办单位对接收到的民生诉求一管到底,全程负责。需多部门协作时,首办单位牵头,协办单位配合,“首协同责”,确保责任不缺位、不推诿。在“疑难调处”上,针对复杂诉求,建立多部门、多层级会商研判机制,明确责任单位,推动问题真解决。在“监督评价”上,通过明确监督跟办方式,重复诉求高频预警,久拖不决问题专项督办、提级督办,推动诉求真办结;通过梳理群众评价数据,对承办单位诉求处置量化评价,督促承办单位提高服务质量,保障诉求高效处置。
惠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优化升级“惠民速办”平台,在办得更实、分析研判、源头治理上下功夫,推动社会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转变,真正实现群众诉求服务的“可感可及”,奋力书写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篇章,助力惠州高质量发展。
南方+记者 马发洲
通讯员 张金金 黄文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