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光地铁站盲道被“电鸡”围堵,无障碍通道成阻碍通道|“电鸡”围城

作者 邓子良 2025-07-07 11:17

开栏语:

到今年6月,《深圳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试行)》出台五周年,深圳电动自行车管理却远未达到市民期待。

今年来,深圳在全市范围部署开展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常态化整治行动,重点整治电动车走机动车道、乱停放、闯红灯、逆行等违法行为,整治至今效果如何?

近日,南方日报、南方+围绕电动自行车乱象,组织记者深入各区开展回访,回看整治成效,探寻治理新招。现推出“电鸡围城”深调研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近日,有市民向南方+反映,南光地铁站出入口外的盲道存在诸多乱象:铺设不规范、中断频繁,更有电动自行车占用围堵、盲道遭铁马封锁。“在人流密集的地铁口,盲道非但没有帮助视障人士,反而成了‘害人通道’”,市民痛心地说道。

6月23日,南方+实地探访地铁12号线南光地铁站,现场发现,盲道或被铁马阻碍或遭电动车围堵,甚至有货车堂而皇之地停在盲道区域,完全阻断通行。而盲道设计上的频繁中断、衔接缺失,也让其无法承担盲道的功能。

深圳地铁12号线南光站位于南山区创业路与南光路交叉口,共设4个出入口,分别对应怡海广场、现代城华庭、凯德公园1号商住小区。

6月23日下午,南方+从A口出来,发现此处盲道穿过怡海广场停车场,因地处商业街中央,暂未受到阻碍。

但在B1、B2出口的现代城华庭楼下,情况急转直下。小区为防止电动车驶近,路面均安装了低矮的防撞护栏,并用黄黑警示色标识。南方+注意到,防撞护栏原专门为盲道留下通道,现被数个铁马、雪糕筒阻拦。

路面商户透露,这些阻挡设施是为防止电动车肆意穿行。“以往电动车随处乱窜,一到晚上,老人小孩都不敢在这里活动,为了避免安全事故,只能把这里围起来。”

由于这里紧邻地铁站,因此来往自行车、电动车川流不息,行人路过都得小心翼翼。周围的群众也纷纷表示“走在人行道上都害怕被‘电鸡’撞到”。

沿着盲道继续往前,靠近B2出口处,大量电动车杂乱无章地停放在人行道上,通往地铁站口的盲道被完全堵死。

而在B口马路对面,还是一片未开发的工地。南方+看到,宽敞的人行道变成了车辆的停车场,电动车、小汽车,甚至大货车随意停放。只见蓝色货车车头占据盲道,完全阻断通行,让盲道沦为摆设。南光站C出口外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一块标有“禁止停车”的黄色区域里,整齐地排放着一排电动车。

除了人为阻碍外,盲道设计不合理、不规范的情况同样比比皆是。尤其在人行横道位置,盲道或突然消失,或被金属护栏、石柱阻断,视障人士若依盲道行走,极易被绊倒或迷失方向。这样的场景,在深圳地铁站外并非个例,盲道乱象带来的安全隐患,时刻威胁着视障人士的出行安全。

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盲道铺设应连续,应避开树木(穴)、电线杆、拉线等障碍物,其他设施不得占用盲道,纹路也应凸出路面4毫米高。然而,许多网友却直言“盲道是城市中最无用的装饰品”。

网友“发达星期四”曾模拟残障人士使用轮椅出行。视频中,他接连遇到电动车围堵、坡道上下困难、非机动车道护栏阻碍等问题。该视频一经发布,便收获了 5000 多个点赞和近 900 条留言,引发广泛关注。

当前,深圳不少人行道都加装了护栏,以分离行人与电动车行驶,但这一做法却让本就狭窄的人行道愈发拥挤。正如视频中展现的,网友驾驶轮椅在人行道上缓慢前行时,不断遭到身后电动车的催促,场面既无奈又危险。

南方+注意到,当下出现了颇为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无障碍通道常常被电动车团团包围;另一方面,政府、为治理电动车在路面加装的护栏、石柱。这些护栏石柱间距过小,轮椅难以通过,有些甚至直接设置在盲道上,让盲道失去了应有的作用。这无疑是在不经意间,给残障人士的出行之路竖起了一道道“高墙”。

深圳一家公益组织曾组织成员“戴上眼罩”,亲身体验盲人出行。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各种情况,“除盲道突然消失以外,残缺、破损、颜色和材质与地面区分不清晰、铺设弯弯曲曲、被停车区域干扰甚至直接占用等情况普遍存在。而在盲道以外,电梯的盲文标识、红绿灯的声音提示,很多时候也是缺席的。”

“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其实都应该尽可能为他人想想,方便自己不一样方便他人。”一条获得894个点赞的评论,道出了大众对改善无障碍设施、整治电动车乱象的殷切期盼。

撰文:邓子良 丰雷

编辑 文海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