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智能虫情测报灯价格昂贵,我们用模型压缩,让虫情识别在几百元的开发板上就能‘跑’起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学生郑浩辉蹲在贡柑园里调试设备。他和团队自研的AI智能轻量化虫情测报设备刚获挑战杯省赛特等奖,设备已在肇庆市德庆县超700亩果园投用。
在赛场、在车间、在田间地头,当高职生成才不再受限,他们的人生故事该如何书写?
郑浩辉认为,高职学生的优势在于“动手”,能把实验室里的复杂算法变成田间地头用得起的工具。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学生用双手证明,高职生的创新不是悬浮在半空,而是扎根在产业的土壤里。此刻,在广东更多角落,相似的“破壁”故事正在发生……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上的“应用尖兵”
在此前落幕的“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上,高职队伍成为“应用尖兵”,总计获得15个特等奖、78个一等奖。
高职院校学生发挥创新能力和专业所长,紧密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深度融入产业链、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展现团队突出的工程实践和技术应用能力。
国内首创长纤维薄型碳纸、首个国产攻克侵入式脑机接口神经影像读取的轻量化显微系统、国内首个成熟非接触式电与信号同步传输工业传感器、国内首场AI智能轻量化虫情测报设备……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的系列“首”字头成果,生动诠释了高职院校攀登科技高峰、勇闯“无人区”的胆识与实力。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学生研发AI智能轻量化虫情测报设备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学生研发AI智能轻量化虫情测报设备
“我们在高校医学院实地考察了解到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关键痛点:传统显微设备过重会显著影响实验动物的自然活动,干扰神经活动的准确提取。”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脑视科技团队负责人李佳勇介绍。
“我们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将研发任务拆解为多个技术模块。”团队研发出首个国产攻克侵入式脑机接口神经影像读取的轻量化显微系统。产品的各项参数比肩国外目前最先进的系统,超过国内同类产品。
技术的价值在于应用。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将前沿算法“嫁接”到地铁车厢这一具体场景。
“我做地铁志愿者的时候,经常看到乘客匆匆忙忙在站台跑,寻找不拥挤的车厢。当时萌生了一个想法,要是乘客在列车进站前知道人流量,就可以提前选好站台位置。”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陈咏怡分享项目灵感来源。
陈咏怡介绍,团队成员大部分来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他们发挥专业所长提出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客流监测方法,开发了地铁车厢客流监测系统。他们开发的系统现在已经运用在广州地铁11号线上。
广东肇庆航空职业学院学生打造的“长空之眼”项目灵感同样源于社会实践调研。
“我们参加课程实训和飞机维修基地活动的时候,直观感受到传统设备进行高空检测的不便。”航空工程学院飞机结构修理专业学生阮琳璐和团队成员由此发现飞机蒙皮损伤检测的市场痛点。
经过近一年的设计、研发与测试,团队设计出利用无人机搭载图像识别系统“长空之眼”,实现自动检测飞机蒙皮损伤。如今,该项目成功获得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项,并与知名飞机维修企业贝迪克凌云达成意向使用协议。
广东肇庆航空职业学院学生打造“长空之眼”项目
广东肇庆航空职业学院学生打造“长空之眼”项目
广东如何成就破壁人生?
在赛场上、在车间里、在田间地头甚至云端,这些年轻人不断突破自己,背后是广东为职教学生织就的一张人才培养网。
在纵向衔接上,广东不断扩大职校生的升学途径,探索多种方法更好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如“3+证书”“中高职三二分段”和“自主招生”。
今年5月,广州市招考办发布中考填报志愿工作相关通知,第一批次中新增的“中本贯通”招生计划引起关注。也就是说,读三年中职,考试合格后就能直通本科,中职学生迎来了升学新赛道。
从设置专业来看,主要包括机电技术应用、汽车维修、计算机应用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等专业,直面市场需求,避免学校“一头热”。
在横向融通方面,广州、佛山等地提出在中职学校开展综合高中普职融通试点,打破“非普即职”思维定式。广州在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等5所试点基础较好的区属公办中职学校开展综合高中试点,相关试点专业招生录取率达100%。
与此同时,打破职业教育的学历“天花板”,是其中关键一招。广东职业本科大学越来越多了,共有7所职业本科大学,数量是全国最多。
2023年以来,广东高职升格本科按下“快进键”——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率先“转身”,于2023年6月获教育部批准升本;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紧随其后,2024年5月完成升格;
2024年10月,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集体进入申报队列,并于2025年6月获批。
职业本科大学集中分布在珠三角,广州有3所,深圳有2所,佛山和肇庆各有1所。职业本科教育的“领跑”,可见广东作为制造强省对技能高地的战略重构。
专业精准锚定产业、竞赛反哺教学、办学体系趋于完善,广东职业教育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成为助力学生成长的起跳台。
当前,广东首轮国家“双高计划”建设绩效评价成绩居全国前列,以国家“双高计划”为引领,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双精准”示范专业建设等取得丰硕成果;近两年全省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率提高3倍;在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253项,居全国前三。
开栏的话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产业关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
近年来,广东职业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培养模式、提升培养质量,不断增强服务能力,为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南方+客户端拟推出“广东职教工笔画”,深入广东产教融合一线,展现广东如何推动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向质量革命跃迁。
南方+记者 马瑞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