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农商银行“管家团队”奔走问需又送策 | 金融活水润民企⑨

作者 崔洪铭 2025-08-11 10:41

【编者按】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大力度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等的支持”。银企如何携手,政策怎样落地,服务有何创新?南方日报云浮观察、南方+云浮频道即日起推出“云浮金融活水润民企”系列报道,总结“活水”精准赋能民企茁壮成长的有益实践。敬请关注。


“这笔贷款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们敢放手搞研发!”新兴县一家科技公司的负责人握着940万元贷款批复,眉头终于舒展开。

此前,这家拥有多项专利的金属制品企业,正因研发资金短缺而犯愁。新兴农商银行的“金融管家”团队走访时捕捉到需求,一周内完成评估、协调利率优惠并火速放款——这只是该行“千企万户大走访”行动的缩影。

今年以来,新兴农商银行以“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为抓手,组建14支“金融管家”团队,深入县域镇域企业、车间、田间,带着政策、产品和方案,问需求、解困难、听建议,为县域小微企业精准“输血”,从技术升级的机械厂到拓展产业链的农业公司,金融活水正悄然激活一方经济。

为科技型小微企业助力,940万元浇灌创新果

新兴某科技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金属制品、五金产品研发制造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技术。随着业务的快速拓展,企业急需资金用于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

新兴农商银行“金融管家”团队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高度重视。团队成员详细研究了企业的财务状况、技术实力以及市场前景,结合国家对于科技型企业的扶持政策和企业发展需求,为企业争取贷款利率优惠。同时,团队成员积极协助企业准备贷款申请资料,加快审批流程。一周内为企业成功发放了940万元的贷款,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获得资金支持后,该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成功推出多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市场份额迅速扩大。企业负责人说:“新兴农商银行的这笔贷款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们能够安心搞研发,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为车间焕新,老机器智能化转身

“更新设备?真的是困难重重!”新兴县某机械设备公司是一家传统的机械制造企业,在行业内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环保收紧、竞争加剧,企业面临着设备更新、技术升级的压力,而资金周转成了最大拦路虎。

“金融管家”团队钻进车间,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摸清生产瓶颈后,量身定制方案:推荐随借随还的“流动资金贷”购置新设备,同步争取利率优惠降低成本。团队成员还根据经验,向该公司提出有关政策的申请建议。

在新兴农商银行的支持下,该公司顺利完成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产品质量显著提升,订单量逐年增加。“新兴农商银行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资金支持,还在政策、技术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的帮助,让我们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为农企赋能,全方位服务拓展产业链

“想把本地农产品卖到外市?难!”新兴县某农产品公司是一家从事农产品批发和销售的农业小微企业,产品主要供应本地市场。企业本希望拓展产业链,拓宽销售渠道,却卡在启动资金。

“金融管家”团队在走访中得知企业的发展需求后,立即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市场前景以及项目可行性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团队为企业设计了一套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为企业发放了100万元“小微企业经营贷”,解决项目启动资金问题;更协助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供应链金融的方式,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确保产业链的稳定运行,还为企业提供了财务管理、市场咨询等增值服务,帮助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如今,该公司顺利将市场范围扩大到周边地区,实现多元化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还带动了农民就业。“从贷款到找合作伙伴,新兴农商银行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让我们能够在农业领域深耕细作,实现更大的价值。”企业负责人点赞道。

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新兴农商银行与众多小微企业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并提供了精准的金融服务。数字印证温度:自2024年10月启动走访至2025年7月末,“金融管家”团队足迹遍及2453家小微企业,为287家小微企业成功发放贷款,授信金额达6.2亿元。从技术攻坚的实验室,到轰鸣的制造车间,再到飘香的丰收农田——新兴农商银行的每一次敲门,都在为小微企业的梦想松土施肥。

南方+记者 崔洪铭

通讯员 梁星光 梁娟谕

编辑 李恺莉
校对 蓝淑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