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东的天气,在暴雨与高温中反复横跳。广东人就在这夏天的蒸炉里“浸一浸、焗一焗”,还有网友调侃道,“盐焗鸡都不用这么多道工序”。
身处地表气温高达35度的“蒸笼”中,广东人的解暑秘籍当然是——迅速找到离身边最近的糖水店,然后点上一碗糖水。
其中,最能解暑的不踩雷经典款糖水之一,当属清凉爽口的杨枝甘露,没有人能在炎热的夏天拒绝来上一碗。
杨枝甘露之所以成为热门消暑单品,灵魂在那勺酸甜清爽的芒果浆,而点睛之笔,则是最后撒上去、咬下去会在嘴里爆开西柚果粒,一丝独特的清苦味,瞬间压住甜腻,把整个糖水的清爽层次拉满格。
提到带来惊喜口感的西柚,就不得不提一下它在柚子家族里一位“更甜的亲戚”——红蜜柚。
如果说西柚是有个性的艺术家,带着一丝不羁的微苦。那红蜜柚就是甜蜜热情的阳光甜心,它的果肉是绚丽的玫瑰红色,水分超足,几乎尝不到酸涩苦味。此外,柚子维生素C的含量丰富,同时富含纤维,热量很低,多吃也不怕发胖。
来自他乡的柚子
在徐闻“重获新生”
红蜜柚这么好吃,可不是偶然。位于北纬24度的“世界柚乡”福建漳州平和县,有着500多年种植柚子的历史,是市面上很多优质红蜜柚的家乡。这里气候温润,水量充沛,阳光雨露充足,土壤富含硒元素,种植出来的琯溪蜜柚口感爆棚。
但有趣的是,琯溪蜜柚不仅在自己的地盘上发光发热,还被成功引种到了大陆最南端的县城,在湛江徐闻“重获新生”。
近日,在湛江徐闻县南山镇的乙神村三红蜜柚种植园,一个个饱满的三红蜜柚,被农民们从树上采摘了下来。果肉饱满的三红蜜柚,一口下去,瞬间爆汁,口齿间溢满柚香。
“我们的柚子,从平和来,向平和去。”林剑峰介绍道,“这里生产的三红蜜柚,比主产区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那边的要早,因此会被我们拉回平和县,在那里进行分销。”林剑峰是福建漳州人,今年,是他在徐闻南山的第九个年头。
2015年,乙神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平发现柚子种植产业有广阔的前景和经济效益,于是他拿着村里的土送给相关专家进行化验,发现乙神村的土质、温度、气候等都适合种植三红蜜柚。梁平随即从福建引进200多亩琯溪三红蜜柚品种试验种植,经过一年试种成功后,到目前,已扩大种植面积达数百亩,长势良好,挂果累累。
从平和县到徐闻县,气候也从亚热带季风气候变成了热带季风气候,在种植方式上进行本土化改造是关键。
以施肥为例,结果期对肥料需求量比较大,大概要追肥五次以上。由于施肥周期是根据三红蜜柚树的年龄和结果量来判定,因此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判定。据悉,每年到了结果期,林剑峰都会从福建引入专业人才,对种植园进行打理。
“最难熬的是前4年,起码要4年之后才开花结果,导致投资回本的周期比较长。”林剑峰介绍道。如今,种植园的三红蜜柚已逐步进入盛果期,单株可达产量80~250公斤、亩产量达2300~5000公斤。
早原产地一个月“抢鲜”上市
近日,林剑峰指挥采摘工人们停下来休息。“只剩几天的采摘期了,采摘结束后,就要等到明年才能采摘了。”林剑峰感慨道。
据介绍,三红蜜柚产业不仅让村民们可以得到劳务收入,同时,还让他们在种植园里进行立体种养,如在果树行间种韭菜、小南瓜等其他农作物等,挂果后又可以在树下搞养殖,获得多项收入。种植三红蜜柚已开辟为当地农民一条致富好门路。
乙神村的三红蜜柚八月份上市,比福建早了一个月。这一个月,是他们的销售黄金期。同时,种植园区已发展成集三红蜜柚种植、军训服务、旅游发展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园,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初露峥嵘。
“每年9月开始,我们园地旁就很热闹。”林剑峰介绍,紧邻的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吸引大批学校组织学生前来军训。产业园已悄然转型,集“农业+研学+旅游”的综合发展模式已然成形,展现出强大的活力。
去年8月,湛江科技学院“雏鹰展翅青年”实践团在深入调研后,不仅为三红蜜柚设计了精美包装,更献策拓展线上销售、多元化发展,将其定位为乡村产业振兴的示范样板。
从福建的百年柚乡,到徐闻的热土新生,一颗蜜柚的旅程,承载着新农人因地制宜的智慧,见证了技术革新带来的“抢鲜”奇迹,更串联起乡村振兴路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无限可能。
来源:广东共青团综合整理自湛江发布、超级乡村研究所
编辑:sivir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