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州新景⑩丨万亩青山间的“阳春答卷”

作者 罗天 2025-08-27 10:56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专家在国际知名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taxa》发表论文,向世界揭开了发现于阳春石灰岩的白毛黄芩、阳春黄芩两个植物新种的神秘面纱。

这已经不是阳春第一次发现新物种。近年来,阳春紫薇、阳春蜘蛛抱蛋等众多新物种在阳春涌现,不仅证明阳春生态环境的优越性,也彰显了阳春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近年来,阳春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抢抓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机遇,全面推进各项绿化工作,让绿美生态与产业发展“双向奔赴”。

各美其美

城乡绿化扎实推进

18亩荒地如何变身公园?在阳春市陂面镇六村岗村,以党建引领绘就绿美乡村新画卷的实践,已成为阳春市推动县镇村绿化工作的生动缩影。

六村岗村党员干部入户听取群众意见,高质量制定乡村绿化工作方案,并依托清湖口自然村人大代表联络点的平台优势,开展“绿美阳春·人大代表在行动”植树活动。同时,该村发动村民和外出乡亲踊跃参与绿化工作,共出让山林地18亩,募集资金8万元、树苗约800棵。

如今,六村岗村“人大代表林”已植树1500余株,形成兼具生态涵养与休闲功能的“复合型绿化景观”。随着步道、水源管等设施逐步完善,曾经的荒山林地摇身一变,成为村内的“口袋公园”。

一处处绿美风光,不仅改善了生态,更托举起稳稳的民生幸福。

如今,阳春市各镇街妙招频出:春湾镇在通天蜡烛湿地公园项目中建造2.2公里的环五湖绿道,种植各类植物超过4.1万棵,发出绿美倡议书1.5万份,募集社会资金29万元,组织志愿植树活动22场次,实现乡村文旅与绿美生态互融互促;春城街道在林田村委会公路两旁8公里种上紫荆花,对头堡至蟠龙村委会公路两旁紫花风铃树进行补种,在东湖旁种植水杉,打造一批特色主题林,该街道还入选在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名单;石望镇高标准建设碧湖生态公园二期工程,种植紫花风铃等苗木1000余棵,在省道539线和产业大道沿线种植红车等3000余棵,打造特色主题林、“美丽庭院”等;马水镇完成汕湛高速出入口及国道G325沿线9.8公里绿化提升,种植香樟约1200株,建成美丽庭院33户,募集绿化资金149.66万元……

今年以来,阳春市稳步推进县镇村绿化,不断提升乡村生态景观,完成苗木种植约47.02万株,其中村庄绿化23.03万株,乡村绿化美化水平得到稳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齐心共美

各界植绿热情高涨

近日,在阳春市三甲镇县道603新楼村路段,党员干部群众植树热情高涨,大家挥锹铲土、配合默契,种下了近400棵香樟树,为乡村增添了勃勃生机。

阳春市三甲镇联合阳春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妇联、市融媒体中心、中国移动阳春分公司等单位,以“城乡党建双联双促”形式开展乡村绿化植树活动,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此次植树地点位于三甲镇至山坪村的15公里绿化景观带项目,种有苗木4640棵。而这些苗木,大多由社会各界捐赠。

绿美阳春生态建设,如何发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阳春市以林长制为核心抓手,汇聚起植绿护绿的强大合力。

强化统筹部署,完善工作机制。阳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协调相关事宜,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巡林调研,带头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社会踊跃参与。

明确目标责任,层层压实任务。阳春市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全民义务植树暨三级林长植树活动的通知》《关于加强阳春市2025年候鸟等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的通知》《关于预下达2025年绿美阳春生态建设任务的通知》等文件,结合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层层压实各方责任。

强化宣传动员,打造植树品牌。阳春市举办了2025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主题宣传系列活动·“我为全运种棵树”生态文化活动,深入践行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2025年以来累计举办植树活动879场次,发动7.36万人次参与,共计植树16.47万株;市直机关各党组织开展植树主题党日活动94次,营造了“人大代表林”“政协同心林”“青年林”“巾帼林”等各类主题林30个。

绿美生金

生态产业蓬勃发展

“打包完成,香水柠檬马上就要发往广州了。”近日,在阳春市石望镇建设村香水柠檬种植基地,一个个香水柠檬从树上到车上,再到被制成一杯杯可口的柠檬茶,只需1天时间。基地负责人徐志表示,接下来,还要发展香水柠檬精深加工,进一步提高产业竞争力。

石望镇香水柠檬种植面积达1.7万亩,丰产期年产值可达2.7亿元以上,已经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之一。石望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扩大香水柠檬种植规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这是阳春市大力发展“绿美经济”的缩影。而在阳春市的广阔山林,阳春坚果(又称“夏威夷果”)与香水柠檬一样,依托政策支持、政府补贴、龙头企业带动等方式,成为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农业支柱产业。日前,阳春市出台《乡村绿化果树种植补贴实施方案》,还将阳春坚果列为重点扶持品种,给予每棵25元的种植补贴。

2024年,阳春市香水柠檬累计种植面积达4.71万亩,已成为全省重要的香水柠檬产业基地;阳春坚果种植面积达19.6万亩,挂果阳春坚果树共8.33万亩,产量2.03万吨,种植面积、产量居全省第一,实现全产业链产值7.3亿元。

可见,绿水青山既是生态财富,又是经济财富。近年来,阳春市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举,让“含金量”与“含绿量”比翼齐飞。

例如,阳春市全力推进油茶种植,以奖补形式扶持麻竹笋产业,在双滘镇建立100多亩苗圃场、打造200亩示范基地,谋划建设冷链物流仓库及初加工厂;大力发展春砂仁产业,打造春砂仁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24年春砂仁种植面积达9.51万亩,鲜果产量3631吨,农业产值14.38亿元;借助鸡笼顶打造越野跑赛事、山舍民宿、农家乐等产业,促进农文商旅体融合发展。

■亮点

植物界“大熊猫”重获新生

“猪血木就是我们村的宝贝。”近日,在阳春市八甲镇澄垌村,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剑辉带领记者来到500多年树龄的猪血木旁,自豪地介绍起来。

今年3月,来自阳春的猪血木正式入驻绿美广东物种展示园,保护和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猪血木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濒危植物,在2021年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我国现存的野生猪血木仅分布在阳春市八甲镇、三甲镇,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

从21世纪初开始,科研人员先后突破扦插繁育、种子繁殖及现代生物繁育技术等难题,实现猪血木人工繁育,让濒危的猪血木重获新生,并实现规模化生产。

如今,阳春市“珍稀植物猪血木进校园”项目入选生态环境部“美丽乡村绿色发展先锋行动”优秀案例,作为《八甲猪血木生态文化图腾》非遗传承群体,八甲中学师生通过当地农业生产生活及传统习俗,把美丽乡村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村庄之中,使课程走向教室之外。

目前,阳春市已在广东省各地推广种植猪血木6万株,年繁育苗木10万株,正逐步打造猪血木生态产业。

■一线实践

“传帮带”培育新生代林业人

近日,阳春市林业局组织开展森林抚育活动。此次活动特别注重对年轻林业人员的培养和指导,通过“传帮带”模式,传承林业知识和技能,为阳春市林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抚育现场,作业人员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对林下杂草、灌木进行全面清理,确保林木能够获得充足的阳光和养分。同时,大家根据林木生长需求,科学施肥,促进林木健康生长,林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活动中,经验丰富的“老林业人”带领年轻人深入林区,现场讲解林木的种类、生长习性、抚育技术等知识,帮助年轻人快速掌握林业工作的要点和技巧。通过这种“手把手”的教学方式,年轻林业人员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技术,还增强了对林业工作的热爱和责任感。

此次森林抚育活动不仅提升了森林质量,还有利于为阳春市的林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年轻人才。阳春市林业局将继续秉持科学、规范、高效的原则,持续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为打造绿美阳春贡献更多林业力量。

■数读

阳春市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达149.55万亩,森林面积414.91万亩,规模在全省县级市中排名第二,森林蓄积量2176.0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68.49%,拥有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县级森林自然公园6个,县级湿地自然公园1个。

南方+记者 罗天

通讯员 春融 黄诗怡 杨辉南

编辑 李婉芬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