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露思“大战”银河酷娱,明星解约都得扒层皮?

作者 张思毅 2025-08-06 18:38

近50个主榜热搜,6个“爆”,自8月2日在微博上“硬刚”经纪公司银河酷娱开始,赵露思已经“霸屏”了热搜榜好几天,也让粉丝之外的不少路人关心起了她和经纪公司的这场大战。

事件:赵露思与银河酷娱为何矛盾激化?

通过发文、直播等方式,赵露思透露了自己在生病停工以后的部分遭遇:

去年12月她出现失语、四肢无力行动困难等严重的躯体化症状后,银河酷娱在她治疗期间曾承诺为她被迫取消的代言负责,最后却直接从她工作室账户中划走205万元,再骗财务签掉分账单;再三沟通也不愿意归还工作室运营权,团队工作人员所剩无几;等待8个月都没有解决剧组解散相关问题,最后结果是由赵露思进行赔偿;以可能遭“封杀”为由警示赵露思不要发任何动态;赵露思试图与公司协商解约,但公司高层以“家人生病”为由搪塞拖延。

银河酷娱则在声明中坚称,从不存在任何违法或违约之行为。尤其在赵露思生病之后,考虑到她的身心健康,该公司坚持以她本人的意愿为第一考虑,积极对外协调各项事务。银河酷娱还表态,对于艺人提出的任何合理合法的要求,均会予以尊重并充分考虑,“但希望赵露思女士后续勿再通过在互联网上发布语焉不详之内容的方式,引导公众对相关事实产生错误的猜测。”

赵露思也用“绿茶”表情回击,继续控诉。有网友质疑赵露思为什么不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赵露思表示:“打官司是个非常长久的事情,也许我到约了都还没打完,再加上作风和恶心的背后小动作,我会被熬死。”

而在随后的直播中,赵露思也表示自己愿意付违约金,是公司拒绝和她沟通。

有网友关注到,在银河酷娱官方微博的关注列表里目前只有赵露思工作室的微博账号,并没有赵露思本人的微博账号,疑似因此次纠纷而取关赵露思。

双方矛盾似乎已经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有业内人士告诉南方+记者,经纪公司和赵露思目前最主要的分歧在于“要人还是要钱”。毕竟银河酷娱旗下的艺人中,赵露思是知名度最高也是商业价值最大的,在公司的艺人宣传海报上大大的C位,不仅代表她的咖位,也代表她能为公司带来的经济效益。

赵露思透露自己和银河酷娱的合约还有4年才到期。因此,即使赵露思愿意赔付巨额违约金换取自由身,公司可能也不会轻易同意。因为和一次性支付的违约金相比,这4年里赵露思通过影视、广告代言、商务活动等带来的收入显然更加可观。

娱乐圈经纪公司和艺人之间的合约,并不能等同于一般企业和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经纪合约牵涉到复杂的收入和责任分配比例,而巨额违约金的背后往往是一种“报恩逻辑”——公司认为,在艺人还是“小透明”时,需要花较长的时间和成本将艺人捧红,艺人如果突然“爆”了,决定提前与原生公司解约,投奔更好的团队或另立门户,这对原生公司来说就相当于“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大部分艺人在未成名时被原生公司发掘,签下的第一份经纪合约期限都长达8至10年,分账比例也会是经纪公司占大头,常见的是3:7,极端的情况可能是1:9。

此外,艺人成名后,经纪公司除了希望能收回成本,借助成熟艺人的商业价值扩大公司经营,当然也希望能借助成熟艺人的知名度把其他新人捧出来,为公司“开源”。久而久之,经纪公司就会成为粉丝口中阻碍艺人进一步发展的“吸血鬼”,而艺人也会认为,原生公司无法再为其成长提供助力,反而只是想靠他们“挣钱养家”。还有一些经纪公司的确存在压榨艺人的情况,矛盾日积月累,最终便指向“解约”这个结局。

延伸:多位知名艺人曾与经纪公司对簿公堂

综观这些年来娱乐圈的解约案例,不少是合约期未到,艺人和经纪公司就“撕破脸”对簿公堂。

陈楚生在夺得《2007快乐男声》全国总冠军后签约天娱传媒,却在2009年1月与天娱决裂,从此陷入漫长的合约大战。事件的导火索源于2008年湖南卫视跨年晚会,陈楚生因不满公司安排其与前女友同台演出而选择缺席。这一举动被天娱传媒视为严重违约,随即向陈楚生提出了高达2700万元的赔偿要求,其中包括700万元解约赔偿金和2000万元预期利益赔偿金。

当时网上还有更离谱的言论称:“天娱老板龙丹妮为了‘毁’掉陈楚生,开出了227亿元的天价违约金!”但最终被证实是误传,不然陈楚生怕是唱八辈子歌都赔不起。

2009年8月,长沙仲裁委员会作出最终裁决,确认陈楚生与天娱传媒解除经纪合约和词曲合约,陈楚生需支付650万元的赔偿金。但在此之后,官司还一直持续到2012年,直到11月陈楚生和天娱才达成和解。因此,陈楚生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再未登上过湖南卫视,直到2016年10月参加汪涵主持的《天天向上》节目,才标志着双方的正式和解。

2019年3月,邓紫棋在社交平台单方面宣布与蜂鸟音乐解约,直指公司存在“虚假陈述”“违约行为”。 蜂鸟音乐回应称,双方合约有效期至2022年,公司全权拥有邓紫棋在合约期内所有音乐作品的录音版权及商标权。同年,双方互诉违约,官司缠身至今,还引发了一场音乐版权大战。

蜂鸟音乐曾于2024年1月发布版权声明,宣称拥有《泡沫》《我的秘密》《多远都要在一起》等103首邓紫棋作品的独家版权,禁止任何未经授权的商业使用。邓紫棋则反驳称,公司长期拖欠版税,甚至在解约后仍试图控制其作品传播权。

2025年6月12日,邓紫棋突然宣布上线重录专辑《I AM GLORIA》,涵盖《泡沫》《光年之外》《后会无期》等代表作。她在长文中直言 “6年版税,一分没有”,并透露此次重录的法律依据在于其14岁加入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CASH)后,作品的公开传播权已交由该协会管理,因此重录版本可合法全球上架。

蜂鸟则发布声明,指控邓紫棋重制歌曲侵犯其录音制作者权、词曲著作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要求各音乐平台立即下架相关作品,并限期48小时删除所有侵权内容。声明强调,所涉歌曲均创作于双方合约期间,且全球版权登记机构明确标注蜂鸟为权利人。

邓紫棋再度回击,此次重录严格依据中国法定许可规定,并已依法支付报酬。更重要的是,她自14岁起便将作品的公播权交由CASH管理,因此重录版本合法合规。同时,邓紫棋再次强调,蜂鸟未向她支付自2018年10月起6年8个月间的合法版税,以及2019年解约前6个月的合法劳务费。目前,这一解约纠纷仍在持续。

同在韩国SM娱乐出道的韩庚、鹿晗、黄子韬,都是因不满公司签订的“奴隶合约”、 认为无法提供未来发展计划、身体在高强度工作和压力下出现病症等理由起诉SM娱乐要求解约。最终,首尔中央法院判决韩庚与SM娱乐双方合同无效。鹿晗和SM娱乐达成庭外和解,可按照现有模式在中国自由开展演艺工作,SM娱乐则表示与鹿晗的专属合约有效至2022年,期间鹿晗在日韩区域以外的地区进行演艺活动需要与SM娱乐进行盈利分成。黄子韬的解约诉讼则出现了在中国胜诉,在韩国败诉的情况。

此外,宋威龙、鞠婧祎等艺人都在合约即将到期当口跟原生经纪公司发生合约纠纷,最后虽成功解约,但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2021年,因为外戏受限、角色重复、长达五个月的“空窗冷藏”,宋威龙决意解约却被欢娱拒绝,双方对簿公堂。2023年,宋威龙胜诉,成功离开欢娱并成立个人工作室。

鞠婧祎则表示,在2024年6月18日合约到期前已明确向丝芭传媒表示不续约,却在生日当天通过一纸公告才得知存在“第二阶段合作”的隐藏条款。此前,丝芭传媒旗下超过二十位艺人都曾陷入类似解约纠纷,包括黄婷婷、赵嘉敏、冯薪朵等知名成员。

2024年11月,丝芭传媒再次发布声明,称鞠婧祎未经公司许可私自接受公开商务活动,“鞠婧祎与我司所签署的《SNH48专属艺人合约》及补充协议未到期,我司目前依然是该艺人的独家经纪人”。今年3月,鞠婧祎起诉上海丝芭文化传媒集团合同纠纷的案件在上海开庭审理。

延伸:“和平分手”并非不可能

想提前解约就都得扒层皮?事实也不尽然,接下来小南要讲到的两个案例,虽然是“无痛解约”,却莫名有淡淡的心酸。

曾饰演《巴啦啦小魔仙》中严莉莉一角的刘美含在2009年参加湖南卫视选秀节目《快乐女声》并进入全国总决赛,随后与天娱传媒签约,加入女子组合i Me。后来,刘美含选择从天娱解约离开,且没有被要求支付违约金,因为公司当时有一项规定,如果一年收入低于12万元,便可以终止合同。

打造SNH48、BEJ48等女子组合的丝芭传媒是内娱“偶像文化”的代表,对旗下艺人的合约条件也相当严苛,被网友评为“没有一个艺人能顺利走出丝芭”。但BEJ48前成员陈逸菲在2017年通过公务员考试入职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起初提出解约也遭到经纪公司拒绝,但她最终通过法律途径成功与公司解约,无需赔付违约金。

也有很大一部分艺人是熬到合约期满,才能宣布“和平分手”。

2023年5月8日,杨幂发文宣布离开合作多年的嘉行传媒,“共有从前,各有未来”。 据公开资料,2015年,杨幂与两位经纪人赵若尧、曾嘉共同出资300万元人民币成立了海宁嘉行天下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并于随后签下了自立门户后的第一批艺人。

一直以来,杨幂都是嘉行传媒艺人的主心骨,不仅将初创公司一步步带到行业头部,还帮公司带出了迪丽热巴、高伟光、祝绪丹、张云龙等艺人。此番到期不续约后,粉丝也都说杨幂对嘉行这些年已经是“仁至义尽”。

今年8月,虞书欣各平台简介去掉工作联系邮箱,引发和华策影视的解约猜想。对此,华策相关人士回应:“华策与虞书欣合约到期,已于24年底结束合作,不存在解约一说。欣欣和公司相伴八年,携手同行一起成长,也祝福欣欣子未来越来越好!”

据悉,虞书欣于2017年加入华策影视,近年来主演《苍兰诀》《永夜星河》等爆款剧集,是公司的头部艺人。华策影视也是国内知名的头部影视公司,曾推出《何以笙箫默》《杉杉来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亲爱的,热爱的》《国色芳华》等电视剧以及《我的少女时代》《刺客聂隐娘》等电影。

有粉丝猜测,虞书欣直到最近才修改工作联系方式,是因为结束合作后一直在与原公司进行工作交接,因此称赞虞书欣“体面”。此外,虞书欣虽然离开了华策影视,但原经纪人李菁似乎目前仍在负责虞书欣的相关工作。

归根结底,经纪公司与艺人各有利益侧重,单纯论谁对谁错显然过于片面。无论是勇于诉诸法律、表达正当诉求,还是维持体面、到期“和平分手”,对艺人而言,都是不容易的选择,关键更在于明晰自身需求、有效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进行情绪输出,掀起无止境的舆论骂战。

与此同时,屡见不鲜的解约事件也应该促使行业内部深入思考和探讨:经纪公司和艺人之间能否建立更为健康的合作关系?少一点“水火不容”,多一些“相互扶持”,才能达到真正的“双赢”。

南方+记者 张思毅

编辑 余佩 张茵
校对 叶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