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基因“活”了!广州国家版本馆正式发布方正文沁永乐大典字体

作者 杨逸;李永智;徐昊;张冠军 2025-08-16 19:16
00:48

文脉基因“活”了!广州国家版本馆正式发布方正文沁永乐大典字体

数字赋能,书道承续。8月16日,广州国家版本馆举行2025年捐赠入藏大会,来自省内外的捐赠代表共聚一堂,见证精品版本入藏。活动现场,作为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版本资源活化利用的生动实践,广州国家版本馆携手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共同发布方正文沁永乐大典字体。

此次发布的方正文沁永乐大典体以《永乐大典》为蓝本,包含常用简体字、繁体字及有关西文、数字、符号等字体,共42000个字符(含汉字、符号)。现存《永乐大典》嘉靖副本整体上书写风格大致相仿,但仔细考究起来,各字体又有细微差异,仍是“千字千面”。对此,团队反复研究,最终决定选取《永乐大典》“湖”字册为蓝本开发字库。

字体设计过程注重保留原书字体韵味,在此基础上调整构型,使其既还原明代宫廷书家“力透纸背”的书写张力,又适配现代需求。团队精准定型32种基本笔画,统一笔形规范,并结合拼合技法,巧妙调整字体部件宽窄、高矮,精准处理笔画间的穿插与避让,让每个汉字既保留部件的独立性,又浑然天成、气韵贯通,确保字库开发的整体风格规整有序、浑然一体。

研发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字体的复刻精准还原了原稿的毛笔笔触,字体结构延续了“中宫收紧、重心略高”的特点,于平衡中透出昂扬向上的精神气韵。字库开发时还充分考虑竖排版书写对字形的影响,逐一调整字体结构和重心,以适应横排版的审美需要。

借助新质生产力,《永乐大典》通过字库焕发新生机和活力。据悉,广州国家版本馆和方正字库正发起“方正文沁公益计划”,免费授权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研究机构、公立文博机构等组织使用该字库产品,助力文博、研究、教育、展览等多领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中国国家版本馆副馆长、广州国家版本馆馆长张伟涛介绍,此次捐赠入藏的版本数量大、品类全、特色鲜明。过去一年来,广州国家版本馆按照“征集全渠道、内容全门类、数字全覆盖”的思路,通过接受各界捐赠等方式,新入藏捐赠版本3万余册(件),寄存代管版本1.1万册(件),包括中外古籍、名人书画、红色版本、岭南工艺美术品等。截至目前,已累计入藏版本400多万册(件)、数字版本40TB。

接下来,广州国家版本馆将聚焦收藏主业,加快构建特色版本保藏传承体系;做强版本研究,为典籍版本收藏和服务提供有力支撑;注重活化利用,打造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守好安全底线,着力建设保藏中华文化种子的“安全宝库”。

采写:南方+记者 杨逸

摄影/摄像:南方+记者 李永智 张冠军

剪辑:南方+记者 徐昊

实习生 曾锐琪

编辑 钟烜新 张茵
校对 张芳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