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丁建庭
中美经贸问题一波三折,近日风云突变,双方亟须加强沟通,弥合分歧。
北京时间10月18日上午,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举行视频通话,双方围绕落实今年以来两国元首历次通话重要共识,就双边经贸关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的交流,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
近段时间,中美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又将走向何方?
(一)
贼喊捉贼,是美方的惯用伎俩。
美国当地时间10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其社交平台发文称:“鉴于中方这一前所未见的立场,且该关税仅代表美国,自2025年11月1日起(或更早,具体将视中国的后续行动而定),将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0%的关税,该税率远高于现行标准。”
特朗普。新华社资料图
特朗普。新华社资料图
中方“前所未有的立场”是什么?
主要是加强稀土出口管制——10月9日上午,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商务部发布两项关于加强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的公告,分别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境外组织和个人将原产中国的稀土管制物项直接或者加工后再转移、提供给有关组织和个人,直接或间接用于军事等敏感领域,对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损害或潜在威胁,对国际和平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正是基于此,中国政府依法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措施。这是完善中国自身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当做法,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担当之举,目的是防止稀土非法流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不当用途,更好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和全球共同安全。
然而,美方却严重曲解并渲染夸大中方对稀土的出口管制,声称“中国对抗世界”,“将对全球半导体、人工智能、智能手机、汽车、家用电器、国防等多个行业造成广泛影响”,故意引发不必要的误解和恐慌。
(二)
一直以来,美方稍不如意,就大放厥词。
实际上,美国的域外管辖措施由来已久,早在几十年前开始实施。自2022年以来,美方更是多次出台针对中国的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胁迫各国联合打压围堵中国,堪称全球供应链安全稳定的最大破坏者。
稀土矿石。新华社资料图
稀土矿石。新华社资料图
中方此次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与美方惯用、滥用的“长臂管辖”完全不同,既不是为了打压谁、围堵谁,也不是为了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一是中方的出口管制不是完全禁止出口,只要是用于民用用途的、合规的出口申请,都可以获得批准。对于最终用途为紧急医疗、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救助等人道主义救援的出口,更是豁免申请许可。
二是中方的出口管制不针对特定国家和地区,完全是中国政府依法完善自身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常行为。而且,在措施出台前,中方已通过双边出口管制对话机制向各有关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通报,澄清政策目标,减少误解误判,部分国家和地区也表示理解。
三是中方此次纳入管制的稀土物项范围有限,同时考虑到各利益相关方履行既有商业合同及满足合规要求等实际需要,设置了合理的过渡期,还将不断优化许可流程,缩短审核时间,积极考虑适用通用许可、许可豁免等便利化措施,有效促进合规贸易。
美方对中方出口管制措施过度反应、威胁报复,完全是混淆视听、倒打一耙。
(三)
破坏中美正常经贸关系,真正的始作俑者是美国,变本加厉者仍是美国。
就在9月中旬中美马德里经贸会谈后,美方不顾中方反复劝阻,短短20余天,密集出台20项对华打压措施,严重损害中方利益,破坏双方经贸会谈氛围。
特别是9月底,美方出台了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的穿透性规则——对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的企业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追加同等出口管制制裁。美方此举事实上是将数千家中国企业延伸列入“实体清单”,严重损害受波及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严重冲击国际经贸秩序,严重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新华社资料图
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新华社资料图
同时,美方不顾中方磋商诚意,执意于10月14日落地对华造船“301”调查港口费措施——对中国公司拥有或运营的船舶、中国造船舶、中国籍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美方此举严重违背世贸组织规则和中美海运协定,对中美间海运贸易造成严重破坏,消极影响极为恶劣。作为反制,中方决定于10月14日起对涉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
另外,美方还不顾外交礼仪,公开点名指责中国贸易代表发表“煽动性”言论,且未经邀请就出现在华盛顿特区,举止不敬。美方言论严重歪曲事实,极其傲慢无礼!
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说到底,美方不能一边要谈,一边威胁恐吓出台新的限制措施,这不是与中方相处的正确之道。希望美方尽快纠正错误做法,真正拿出谈的诚意,与中方相向而行,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妥善解决各自关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