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结束
刚刚回归课堂的的第二天
不少师生家长
还沉浸在假期状态中
别慌!这份 “重启指南”
帮大家精准破局
快速回归正轨
↓↓↓
学 生 篇
几天假期下来,不少学生成了“夜猫子”,凌晨睡、中午起,刷手机停不下来,一提上学就犯怵。以下方法帮学生快速“归位”:
“紧急校准”,养足精神
别再熬夜啦,比假期时的作息提前1小时入睡(如平时假期11点睡,开学10点就躺下),睡前1小时把手机、平板交给家长,用看课本、整理文具替代刷视频。早起后花10分钟晨读,快速找回上学时的生物钟节奏,避免 “起不来、没精神”。
“提前彩排”,准备到位
睡前花15分钟整理书包:把课本按课程表顺序摆放,作业分类放进文件袋,再检查校服、红领巾(或校牌)是否洗净备好。还可提前定好闹钟,比平时上学时间早10分钟,给自己留足“缓冲时间”。
家 长 篇
假期里家长跟着孩子“放飞”,试试这4招,轻松当孩子的“收心队友”,也帮助自己找回“陪学状态”:
作息“同步卡点”,陪孩子一起调整
别再追剧、刷手机到深夜啦,和孩子同步早睡,早上和孩子一起早起吃早餐,用“家长先做到”带动孩子。比如孩子11点睡,家长也别超过11点半休息,避免“孩子睡了家长还在忙,早上孩子起了家长没起”的混乱。
饮食“清淡过渡”,晚餐别吃太油腻
假期里难免吃多辛辣、油腻的大餐。可以把晚餐换成小米粥、蔬菜炒肉、清蒸蛋等清淡食物,帮孩子调理肠胃,避免上学时因肠胃不适影响状态。睡前别让孩子吃零食、喝饮料,保证睡眠质量。
轻松沟通,别提“作业”“学习”压力
饭后和孩子聊聊天,别问“作业写完没”“明天上学怕不怕”,可以说“开学能见到你的好朋友啦,要不要准备个小分享,说说国庆假期的趣事?”“收假后想不想试试学校的新社团?”,用期待感代替焦虑感。
情绪“及时安抚”,接纳孩子的“不舍”
如果孩子说“不想开学”,别批“就知道玩”,可以抱一抱孩子说“妈妈知道你还想继续放假,不过开学能学新知识、和小伙伴一起玩,也很有意思呀”,帮孩子疏导情绪,传递“开学是新的快乐开始”的积极信号。
教 师 篇
假期结束,不少老师面对备课任务犯“拖延症”,担心学生假期知识遗忘、状态松散,焦虑感悄悄上线。做好这2件事,从容赴新程:
备课“轻量化”
别把备课排太满,可以设计5分钟“国庆趣事分享”环节,让学生说说国庆都做了什么,再自然过渡到收假后的学习目标,用轻松氛围帮学生适应课堂。
学情“提前预判”
提前查看学生假期作业的提交情况,对未完成的学生,别急于在群里批评,可单独私信家长了解原因(比如是否有困难、是否漏记作业),并告知“开学后会单独辅导”,既体现关怀,也为收假后的教学做好准备。
*有什么想说的,快来给小媒君留言*
来源: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贵州教育发布、人民教育等
转载时请标明转自广东教育传媒,投稿或商业合作回复关键词 投稿/合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