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上午,湛江国际会展中心人头攒动、红旗招展,抗击台风“麦德姆”抢修复电队伍欢送仪式拉开帷幕,近千名来自各地的供电人身着工装、整齐列队,尽显担当风采。
此前,强台风“麦德姆”对湛江电力基础设施造成重大损害。灾害发生后,南方电网公司迅速调集2万余人的支援队伍,全力帮助湛江灾后重建,快速有效推进抢修复电,生动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温情底色。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湛江经历了一场风雨的严峻考验。10月5日,台风“麦德姆”以14级强度登陆徐闻东部沿海,狂风暴雨席卷全城。湛江全市上下以坚毅的救援、坚韧的行动、坚强的守护,筑起守护市民生命财产的坚固防线。街头巷尾,处处是奔走忙碌的身影——支援官兵、干部职工、普通民众,点点微光汇聚,终成雨过天晴时最暖的彩虹。风雨渐息,这座海滨城市正焕发着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逆风而行 八方驰援
风雨前来,温暖汇聚。迷彩绿、橙色制服、蓝色背包,汇成湛江最动人的风景线。顶风冒雨的他们,是这座城市最亮的光。
直升机的轰鸣划破清晨的天空,旋翼掀起阵阵风浪。10月6日上午,一架满载救援物资的直升机平稳降落在徐闻县体育中心临时起降点。机舱门缓缓打开,八宝粥、瓶装矿泉水、方便面等一箱箱物资迅速卸载。省应急管理厅在接到灾情报告后,第一时间启用直升机运输救灾物资,以最快速度打通救援“空中通道”。
霞山街头,一抹抹迷彩绿熠熠生辉。南部战区海军逾千名官兵火速驰援,空军某旅二百余人奋战主干道。他们在狂风中切割倒树,暴雨里搬运残枝断根,汗水湿透戎装,经过昼夜轮班,单日连续作战超十小时,抢通主干道并延伸至背街小巷排隐患,市区交通基本恢复。
风雨中的希望,是橙色的。深圳消防救援队伍星夜驰援,中山消防携带救援舟艇、地质灾害救援器材等200多件(套)器材装备,编队前往湛江市徐闻县前置增援。广东消防救援机动总队调集河源、韶关、肇庆260人抵达前置备勤点。台风登陆后,前置备勤分队迅速出动,进行道路清障任务,为电力抢修恢复打通通道。
通信网络受损牵动民心。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支援人员连夜赶赴廉江,佛山电信抢修队15人带着车辆、工具直奔城南、城北及周边镇街,穿越泥泞山路,顶风冒雨抢修线路。争分夺秒,只为让一条条通信线路早一刻恢复畅通,让每个家庭早一秒拨通亲人的问候。
下沉基层 救灾复产
“清理速度太快了!前一天还堵得走不通的路,第二天早上就顺畅通行了,真的特别感谢这些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市民王先生由衷感慨。
赤坎区振华路清障现场,电锯轰鸣,粗壮的榕树在园林工人精准切割下被分段处理;迷彩官兵弯腰稳住树干,几人合力搬运数百斤断枝至清运车辆;环卫工人紧随其后,扫帚、铁锹翻飞,将枝叶碎石清理干净。
台风“麦德姆”肆虐,湛江457条道路被倒树阻断,51处水浸点,59条道路照明受损。灾情就是命令。10月5日,城管执法局全员返岗;台风登陆当日下午,他们顶风冒雨上路巡查,19时全面启动救灾复产。
狂风骤雨考验城市承受力,更考验党员干部担当。国庆假期,湛江数以万计党员干部放弃休假,下沉一线,化身“应急突击队”“清障先锋队”。市委组织部迅速启动假期调配机制,全市1.28万三防责任人全员临战,风雨面前,人人皆是坚守的灯塔。
坡头全区126支党员先锋队从防风救援转战灾后重建,与4200名党员网格员、村(社区)干部、驻村书记、选调生共同下沉基层;经开区党员干部与群众并肩作战,拿起扫帚、铁铲清理垃圾、归拢杂物,形成“党组织指挥、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动人局面。
此次行动是全市力量的交响曲。市城管执法局通过市应急管理局紧急协调部队、武警、民兵及志愿者共3760人,根据各路段受损情况科学调配力量;同时协调市住建局、中建五局、中铁建工等单位调配自卸车43台、抓机2台,并动员5家运输企业支援环保车13辆,全力协助道路清障。
每一辆车,每一份力,都在为城市争取时间,为市民赢得安全。
暖流涌现 微光成炬
徐闻县实验中学安置点内,灯火通明,物资齐备,宛如风雨中的一座温暖驿站。“太及时了!刚担心停航后没地方去,政府的转运车就到了,这里有吃有喝还有地方睡,比在车里踏实多了。”从贵阳远道而来的货车司机莫先生话语中满是感激。
连日来,徐闻团县委已组织超过600人次的志愿者,投入到转移安置滞留司机旅客、灾后清障、保洁保卫等一系列工作中,用行动诠释“风里雨里,志愿有你”。
风雨中,湛江不断涌现的暖心故事,如微光成炬,照亮并抚慰着这座被侵袭的城市。也有无数的平凡英雄,以坚毅、坚韧、坚强的身影,汇聚成守护城市的磅礴力量。
10月5日,台风“麦德姆”来势汹汹。在湛江市区某红绿灯路口,一阵强风瞬间将一辆轻型货车掀翻,车辆侧翻在路中央,司机受伤被困。危急时刻,正在附近执勤的湛江市公安局赤坎分局沙湾派出所辅警林荣幸,毫不犹豫顶风冲向现场。
几乎同一时间,多名路过市民也纷纷下车加入救援。他们合力拉开车门,搀出司机,更用身体在狂风中筑起一道“人墙”,为伤者遮风挡雨,护送至安全区域。确认三人均未受伤后,林荣幸才注意到自己手上被玻璃划出的伤痕。而加入救援的市民,在救援结束后已默默离开,未曾留下姓名。
湛江的感谢,则涌动在普通市民与企业的自发行动中。
一大批本地爱心企业与公益组织迅速行动起来,“别样助力”灾后复产。10月7日,一辆辆满载矿泉水、盒饭等爱心物资,以及防护手套、铁锹、扫把等清障工具的车辆,持续驶向城管抢险指挥部,为一线人员撑起了坚实的“后勤保障伞”。
“各地救援力量和城管队员们通宵达旦清理路障和堵塞排水口,我们都看在眼里,也帮不上太多大忙,只能送来这些物资略表心意,希望能为大家缓解一点疲惫,让你们知道背后有很多人在惦记和支持着你们。”爱心企业代表梁小姐一边指挥员工卸运物资,一边说道。
灾难面前,勇气比风更猛烈,团结比雨更温暖。
南方+记者 陈思亮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