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南方日报《以文兴产 向新图强——第二十一届文博会特别报道》茂名篇。
5月22日,南方日报《以文兴产 向新图强——第二十一届文博会特别报道》茂名篇。
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下称“文博会”)上,茂名非遗、各色“土特产”、文旅特色产品闪亮登场。
茂名馆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馆(13号馆),以“好心闻名 山海并茂”为主题。展馆顶部主体结构将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破壳荔果”的造型“搬”了过来,让观众宛如置身服务区中,引得大家啧啧称奇。
文以载业,业兴城旺。茂名正擦亮城市发展的人文底色,为实现在市域发展、县域振兴中走在粤东西北前列交出文化新答卷。
文化赋能
“土特产”开拓大市场
在文博会茂名馆,荔枝元素无处不在。第十七届广东省运动会吉祥物荔荔现身馆中,邀请宾朋品尝茂名荔枝。
每年“520”前后是茂名荔枝批量上市的时间。茂名顺势打造“520·我爱荔”创意IP,巧妙地将浪漫谐音与甜蜜荔香深度融合。
5月19日,2025年茂名荔枝嘉年华活动现场。刘栋铭 摄
5月19日,2025年茂名荔枝嘉年华活动现场。刘栋铭 摄
文化赋能让“土特产”破圈升级,从枝头鲜果蝶变为承载地域风情的文化符号。5月19日,茂名举办荔枝嘉年华,结合柏桥服务区启用这一节点,打造“高速+文旅+农产”的沉浸式体验空间。从在典故里读懂茂名荔枝,到启动十万电商卖荔枝,茂名为荔枝销售季注入强劲动力。
如今的茂名荔枝,由原始销售和初级加工向以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为手段的精深加工转变,形成茂名乡村特色产业。从荔枝到荔枝酒、荔枝冰淇淋、荔枝饮料……创新打造的多元化消费场景,激活消费新需求。
琳琅满目的荔枝加工产品。姚志豪 摄
琳琅满目的荔枝加工产品。姚志豪 摄
茂名“土特产”种类超过350个。近年来,茂名坚持打好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现代农业蓬勃发展。
茂名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惠灵表示,茂名聚焦做优品质,聚焦拓宽销路,聚焦讲好故事,持续做好茂名“土特产”文章,加快农产品品牌推广和文化价值提升,让茂名农业“好品”与城市“好心”一样声名远扬。
守正创新
传统文化焕新彩
传统跳花棚是源自古老农耕文明的非遗表演,如今在守正创新中出圈。“在编排的时候融入现代街舞、声光电科技等时尚元素,让传统非遗艺术和现代元素交融碰撞。”跳花棚茂名市级传承人宁钰萍说。
新版跳花棚受热捧,古老非遗活起来潮起来。冯洁云 摄
新版跳花棚受热捧,古老非遗活起来潮起来。冯洁云 摄
近年来,茂名推动跳花棚、木偶戏等非遗项目在保留原生态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形式、音乐、道具和服装等的创新,使其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为文旅产业注入文化内涵。3月15日起,“茂名非遗半小时”活动每周六晚与市民见面,“展演+互动”的双向模式,让非遗成为市民可触摸的文化记忆载体。
茂名推动历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果在更广阔舞台绽放光彩。粤剧电影《谯国夫人》斩获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电白舞台剧《沉香缘》开启全国巡演,沉香文化、疍家文化及冼夫人文化在艺术创新融合中“走出去”。
百花齐放,各美其美。在电白,陈金章美术馆接待游客逾40万人次;在信宜,新图书馆全委托式社会化运营,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在化州,化橘红“三农”短剧广泛传播,以接地气的方式推广特色文化……加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茂名公共文化事业在发展中迸发活力。
文旅体融合
拉动消费提档升级
“五一”假期,刚建成开放的茂名滨海新区博贺镇西葛驿站成为滨海旅游的“顶流”。优美的环境和完善的设施吸引各方游客前来,“土特产”卖得火热。
近年来,茂名打造了如高州柏桥、元坝、滩底村,信宜双合、马安村,电白南清村,茂南牙象村,化州新塘村等一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2024年,茂名乡村旅游总收入超过99亿元,同比增长15%。
体育也是茂名文旅创新的重要抓手。5月8日至11日,十五运会首个群众赛事活动定向项目决赛在茂名举行,全国38支代表队432名运动员在茂名的山水间激情角逐。
办好一场赛,兴旺一座城。十五运会期间,茂名中国第一滩景区日均接待游客较去年同期增长30%。今年1月,2.0版茂名马拉松吸引了国内外1.2万跑者跑入“最美滨海赛道”,赛事期间赛场周边宾馆、酒店、民宿几乎一房难求。
2026年,茂名将承办第十七届广东省运动会。机遇当前,茂名一方面加快“一场两馆”等省运会场馆建设,一方面推动茂名新城拔节生长。正如今年茂名市《政府工作报告》所指出的,“坚定文化自信,充分释放茂名文化的魅力、旅游的活力、体育的张力”。
一线
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投入运营
以文引流 以旅聚势以商增值
5月20日,有着“美荔天地”之称的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投入运营,这是广东省首个以荔枝文化为主题的高速服务区。它以荔枝文化为灵魂,以交通为纽带,以旅游为载体,以商业为助力,将多元产业有机整合,散发着“交农文旅商”深度融合的魅力。
鸟瞰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刘栋铭 摄
鸟瞰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刘栋铭 摄
整个服务区建筑外观彰显着鲜明的荔枝文化特色。西区主楼呈现“破壳荔果”造型,东区主楼以一大一小两片“连枝荔叶”为造型。全长约660米的人行景观天桥化身为“空中枝干”,将西区“荔枝果”和东区“荔枝叶”相连。从高空俯瞰,仿佛茂名大地上生长的一串巨大荔枝。
作为茂名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展示窗口,各种茂名“土特产”是服务区当仁不让的主角。这个荔枝季,西区服务楼前设置有“荔枝大卖场”,荔枝鲜果、荔枝加工品、荔枝餐饮等琳琅满目。“乐驿+”便利店内还展示了茂名五棵树的IP形象,传递鲜活可爱的茂名农业新面貌。沉香奇缘体验馆内,电白沉香释放魅力,游客可坐在垫子上,闭眼细嗅沉香,在音乐的伴奏下享受心灵的放松。
柏桥服务区西区二楼非遗馆。
柏桥服务区西区二楼非遗馆。
这里也是茂名历史文化和非遗民俗的展示窗口。服务区内设置了茂名文化主题展区、茂名非遗展演区,陈列着高州角雕、信宜玉雕、电白贝雕等精美非遗作品,空间布置融入高州木刻画、化州跳花棚、高州木偶戏等非遗元素,散发着独特的文化气息。
在高凉食府和高凉名小吃集聚区,食惯嘴粉、阿朱家籺、化州牛杂、簸箕炊、官桥煎堆、根子豆饼角等小吃琳琅满目,每一口都是地道“茂名味”。
如今,运营已经开启,服务区将精心做好商业活动策划,打造多元化消费新场景,全力将“流量”变为“留量”。
5月22日,南方日报《以文兴产 向新图强——第二十一届文博会特别报道》封面。
5月22日,南方日报《以文兴产 向新图强——第二十一届文博会特别报道》封面。
南方+记者 刘栋铭
通讯员 卓剑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