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五一”假期开启休假模式,陆丰市人民医院的急诊科室却迎来特殊的工作高峰。在24小时不熄灯的抢救室、此起彼伏的监护仪警报声中,一群“白衣战士”以专业与温情筑起生命防线,用特殊方式诠释劳动节的真谛。
5月1日7时30分,急诊科早班护士已完成急救设备检测、药品核对等准备工作。急促的急救电话骤然响起:“严重创伤患者5分钟后送达!”护士长指令未落,医护团队已进入战备状态——担架床就位、除颤仪开机、急救包开启,患者送达后,测血压、做心电图、建立静脉通道,一系列抢救措施迅速而有序地展开。据统计,该院假期首日接诊量达平日的1.8倍,其中外伤、心脑血管急症、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发烧等占比超六成。
诊间里,医生耐心地询问着患者的病情,仔细地查体、开检查单;外科清创室里,医护小心翼翼地为伤者清理伤口、缝合包扎,每一个动作都轻柔而精准;输液室里,护士们穿梭在病床之间,为患者输液、换药,同时还要安抚患者和家属的情绪。
“急诊人的日历没有节假日,只要患者需要,我们就要第一时间出现在他们身边。”急诊科彭主任说。数据显示,该科室59名医护中,全员主动放弃完整休假,日均工作时长近10小时。
急救体系不仅展现专业力量,更涌动人性暖流。120急救中心接诊时发现一流浪者蜷缩巷口,医护人员完成基础救治后,还自掏腰包为其购买餐食,待民政救助人员到场才离开;“小朋友,你看这是什么呀?这是胶水能把伤口像贴胶纸一样粘好。”医生用“神奇胶水”的故事化解患儿恐惧,年轻父母含泪鞠躬致谢。
据了解,陆丰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担负着陆丰市190多万人口的医疗急救任务,是全市急救中心,还承担着陆城及周边乡镇的院前急救任务,实行24小时应诊,已通过广东省“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及“创伤中心”认证。
南方+记者 陈欣欣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牛攀
校对 杨远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