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16家江门A股上市公司已全部披露了2024年度报告。年报显示,去年江门共有10家上市公司实现了营收正增长,比前年增加1家;10家上市公司实现盈利;其中6家实现了营业收入、净利润的“双增长”,比前年增加1家。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经贸环境中,修炼内功做好主业成为不少江门上市企业对冲风险的策略之一。一方面,有的企业通过降本增效、渠道变革等方式改善盈利情况,以业务多元化布局增强应对不确定性的定力;另一方面,有的企业则持续加大研发强度形成“向新力”,并通过超前布局抢占未来产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
头部企业营收规模进一步扩大
企业发展规模进一步壮大,是去年江门上市公司“成绩单”的首要亮点。
从年报数据看,2024年江门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营收规模都实现了稳步增长,10家上市公司实现营收正增长。特别是领益智造、道氏技术、世运电路等头部企业表现抢眼,企业规模迈上了新台阶。
制图:区瑞香
制图:区瑞香
作为江门营收规模最高的上市公司,领益智造去年实现营业收入442.11亿元,比前年增加了100多亿元,同比增长29.56%,创下历史新高;道氏技术继续向“百亿俱乐部”靠拢,去年实现营业收入77.52亿元,同比增长6.25%;世运电路的营收规模则首次突破50亿元大关,实现营业收入50.22亿元,同比增长11.13%。
而从发展质量看,去年江门共有10家上市实现盈利,其中6家公司净利润超亿元。具体而言,赚钱最多的上市公司依然是领益智造,去年归母净利润为17.53亿元;其次是世运电路,去年归母净利润达到6.75亿元;排名第三的是全球排水泵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汉宇集团,去年归母净利润实现2.34亿元。
总体来看,去年世运电路堪称表现最好的江门上市公司,不仅营收数据抢眼,净利润也同比大幅增长36.17%,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同时,去年广东顺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控股股东,国资赋能也进一步推动了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一是世运电路可以对接佛山机器人产业集群,推动高端PCB订单落地;二是组建跨境金融团队开展汇率对冲,降低海外收入占比较高的汇率风险;三是启动产业并购基金战略,横向整合PCB优质产能,纵向突破电子基材等卡脖子环节。
制图:区瑞香
制图:区瑞香
但从利润增速看,道氏技术才是最大赢家,甚至可以说是“遥遥领先”。去年,该公司净利润达1.5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62.33%,成功实现扭亏为盈。究其原因,去年道氏技术三元前驱体出口量大幅增加,海外市场收入占比明显提升,前几年提前布局的刚果(金)铜钴产能开始释放,再叠加铜价上涨因素,共同推动企业规模、效益实现双丰收。
另一个利润快速增速的上市公司是甘化科工。作为从制糖业转型军工配套领域的代表企业,甘化科工去年成为高研发投入驱动扭亏为盈的“优等生”。年报显示,该公司全年实现营收3.96亿元,同比增长22.58%;归母净利润2051.46万元,同比增长108.8%,比起往年大幅扭亏为盈。
从财报看,甘化科工营收和利润业绩出现“大反转”并非意外,而是大力投入研发的成果——去年研发费用达9508.25万元,占营收比例高达23.99%,近六年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长率近70%,累计获157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占比35%。
不过,受市场竞争加剧、原料价格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也有部分上市江企业绩承压。其中,小崧股份去年营业收入连续两年呈现下滑趋势,归母净利润亏损2.25亿元;迪生力营收同比大幅下降38.11%,创下近五年最大跌幅;博盈特焊公司营收4.60亿元,同比下降23.76%,归母净利润6942.07万元,同比下滑47.02%……
“隐形冠军”企业深耕B端市场
江门制造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16家A股上市公司也分布在数十个行业之中。从事哪些行业的公司在去年抓住了“风口”?答案隐藏在年报中。
哪些行业发展最好?不难发现,精密电子、新能源汽车配件、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正是江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点赛道,凸显“江门制造”正在大力拥抱新质生产力,产业结构正在进一步优化。
世运电路。 南方+记者杨兴乐 摄
世运电路。 南方+记者杨兴乐 摄
在江门众多上市公司中,世运电路作为国内PCB(印制电路板)行业龙头企业,近年来多元化发展布局成效显著,其位于江门鹤山的新增产能不断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电子板块成为该公司的最大增长引擎。目前,世运电路已成功切入特斯拉、广汽、小鹏等头部车企供应链。
同样“押注”新能源汽车的还有奇德新材。近年来,该公司深耕汽车轻量化材料领域,不断与行业领先主机厂或汽车零部件企业深入合作,开发高性能复合材料、精密模具及注塑制品、碳纤维制品等三大产品类别。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产品成为奇德新材的最大增长点之一,相关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9%,其中碳纤维制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2%,体现了企业在汽车轻量化材料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
以刚刚登陆资本市场的钧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交出的第一份“成绩单”颇为亮眼。作为全球第三大电流感测精密电阻企业,钧崴电子在消费电子需求回暖与新兴市场拓展的双重驱动下,去年实现营业收入6.59亿元,同比增长16.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17.39%。
而作为全球排水泵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汉宇集团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40亿元,同比增长4.44%。从数据看,当前该公司的主营业务以家用电器排水泵为主,去年该板块业务收入10.15亿元,占总营收近九成,其客户覆盖三星、美的、海尔等头部家电品牌,凭借技术优势与规模化生产形成竞争壁垒。
作为国内新风系统领域的首家上市公司,去年绿岛风凭借风幕机产品获评“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业绩方面,该公司前年的营收及净利润增速领跑江门上市企业,2024年尽管受原材料成本等因素影响增速回落,但营收与净利润依然保持双增长,其中营业收入6.02亿元,同比增长5.52%;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9.14%。
总体来看,江门16家A股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精密电子、新材料等B端市场主导的细分赛道,凸显了一个工业大市“制造立市”的产业特征。同时,不少企业都是所在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头部企业的产品大部分直接供应特斯拉、比亚迪、美的等全球知名品牌,也反映“江门制造”已深度嵌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
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开辟新赛道
产业变革瞬息万变。去年,精密电子、智能家电等是去年国内增速最快的行业之一,不少扎根相关细分领域的江门上市公司都吃到了这一波“红利”。但随着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赛道加速崛起,这些企业也纷纷提前布局,通过核心技术攻关、产业链垂直整合及全球化产能布局,率先抢占未来产业发展高地。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出重围”,超前研发成为头部企业的共同选择。年报显示,2025年领益智造将继续加码机器人、AI眼镜、折叠屏等赛道,业务模式从零部件向“关键部件+模组+整机”一体化升级,目标直指机器人本体总成制造商。据悉,其工厂正验证人形机器人在柔性生产中的应用,同步攻坚减速器、控制器等核心部件。
切入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赛道的,还有汉宇集团。今年3月,“中国协作机器人第一股”越疆科技推出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在网上“爆火”。此后,汉宇集团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提问时证实,该集团子公司同川科技与越疆科技存在合作关系,“通常情况下,如未来同川科技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作为同川科技的股东公司亦会收益。”
同川科技生产车间。 南方+记者董有逸 摄
同川科技生产车间。 南方+记者董有逸 摄
越疆科技发布并预售的这款机器人,可以实现“灵巧操作+直膝行走”功能,背后离不开谐波减速器的助力。公开资料显示,当前同川科技的生产规模在国内谐波减速器行业排列前四,去年刚刚完成股改,为下一步增资扩产奠定了基础。
实际上,为了突破传统业务天花板,汉宇集团近年来通过入股同川科技,早早“押注”机器人核心部件。数据显示,2024年同川科技营收约5000万元,规模虽然仍有待提升,但已实现批量供货并计划独立上市,未来有望成为汉宇集团的重要增长极。
在中游技术适配与下游场景落地方面,江门上市公司也在抢占先机。例如,世运电路早在2013年就设立了HDI专门车间,目前产品已覆盖主流AI服务器所需PCB工艺要求,并与国内顶尖AI实验室合作开发的模组新产品实现小批量交付。同时,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世运电路的28层AI服务器用线路板、5阶HDI等高端产品已实现批量生产,2024年更获得欧洲AI超算客户项目定点,并通过OEM方式进入NVIDIA、AMD供应链体系。
此外,世运电路在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领域也持续拓展新客户,成功通过了海外低空飞行龙头企业(eVTOL)、Panasonic Energy(松下能源)、人形机器人龙头企业等客户的新产品定点。
总体来看,江门上市企业的超前布局以“硬科技+硬制造”的组合拳,正在人形机器人、AI、低空经济等新蓝海开辟航道。从领益智造的一体化布局、世运电路的技术场景化落地,到汉宇集团的国产化突围,“江门制造”挺向产业价值链上游的路径愈发清晰。
◆记者观察
一季度多家江企实现扭亏为盈
近期,A股江门上市公司的一季报也陆续出炉。数据显示,2025年开年,江门头部企业经营情况整体较景气,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在AI终端硬件、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业务的拉动下,今年一季度领益智造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双双实现双位数增长。2025年第一季度,领益智造实现营业收入114.94亿元,同比增长17.11%;归母净利润达5.65亿元,同比增长23.52%。至此,领益智造已连续3个季度单季营收破百亿,连续5个季度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
世运电路一季度的业绩也延续了去年的增长势头,交出一份超预期的成绩单。报告显示,受益于新能源汽车PCB、AI服务器用板等高单价产品量产,该公司前3月实现营收12.17亿元,同比增长11.33%;归母净利润1.8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5.61%,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凸显企业在PCB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与AI赛道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部分行业持续承压,对企业经营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新能源产业为例,一季度道氏技术营收同比下降12.17%,但归母净利润逆势暴增206.86%,达4373万元。报告显示,该公司实现“量减利增”的原因在于战略转型:刚果(金)铜钴产能释放贡献超58%毛利,碳材料业务则通过放弃低价订单实现毛利率提升4.8个百分点。同时,道氏技术还布局快充电池新赛道,未来有望获得更多增长点。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特一药业实现营业收入6.88亿元,同比下降35.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49.5万元,同比暴跌91.90%,创下自2014年上市以来的历史新低。但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受益于营销组织变革成效,将经销商模式转为“自营+经销商”混合模式,核心产品止咳宝片的销量逐步恢复,一季度业绩实现了“大反转”,其中营业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79.29%;归母净利润3156.73万元,同比暴涨244.82%。
开年实现扭亏为盈的还有睿智医药。一季度,该公司通过采取剥离非核心资产、战略升级等举措,实现营业收入2.61亿元,同比增长11.37%,环比增长3.81%;归母净利润664.21万元,同比扭亏为盈,环比增长104.03%。
南方+记者 董有逸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