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从高铁汕头南站抵达的市民游客在出站后,会看到这样的场景:蓝天白云下,车辆在笔直宽敞的柏油马路穿行,沿街路面种上了一棵棵树和景观花卉,像是给马路装饰了绚丽的花环。
“早几个月,可不是这样的场景。”濠江区滨海街道上头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叶义宏告诉记者,汕头南站的建设以现代化设计著称,此前由于周边存在许多围挡遮蔽、乱搭乱建现象,市民游客出站后,难免在视觉上产生一定的落差。
今年初,上头社区启动了高铁站站前拆除围挡的工作。围挡拆除后,暴露出来的田间窝棚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叶义宏说,社区居委工作人员多次入户宣传,积极做通群众工作,最终顺利清除了这些环境“顽癣”约200平方米。近期对围挡拆除区域沿路旁植绿复绿,种植100余株长叶榕、金凤树等树木,持续刷新高铁站附近的颜值。
上头社区的案例,是滨海街道攻坚“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缩影。阶段来,滨海街道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双百行动”为抓手,围绕“全面净化、系统绿化、重点美化、整体有序”的要求,动员全街道强力攻坚人居环境突出问题。街道将9个社区划分为34个综合网格,并将区直挂钩单位和街道包村干部搭配到网格中,压紧压实“责任链”。
“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工作。”滨海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德尧告诉记者,街道计划从4月1日到7月10日,用百日时间锚定“全街道环境明显改善”的目标任务,以攻坚的姿态对人居环境进行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从7月11日开始至9月20日,开展全街道人居环境整治巩固提升“百日行动”,进一步巩固人居环境攻坚行动成果,确保问题不反弹,推动环境从干净整洁向美化提升转变,打造美丽宜居滨海。
据悉,滨海街道推行考核激励管理新机制,实行日巡查、月考核、季评比制度,将环境整治由“公家事”变成“自家事”,由“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对于在考核中排名前三的社区授予“流动红旗”并给予资金奖励、资源倾斜,促推各社区积极找差距、补短板,比着干、争着干。近一个月来,滨海街道各社区掀起整治热潮,针对区专项检查第一轮反馈的问题,街道将问题细化到社区网格,第一时间落实整改,并逐一“回头看”,对整改不到位的坚决“返工”,力争百分百全面整改完成。
在跟随基层干部“扫街”过程中,记者切身体会到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不易。面对一些“老大难”问题,街道社区干部直接就在“现场办公”,探讨更好更高效的解决办法。
自“双百行动”实施以来,滨海街道及所辖社区累计出动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等7080人次,清理各类垃圾360车次,清理闲置空地40处、面积2400平方米,清拆危房老厝52处、面积2100平方米,清拆田间窝棚40处、面积600平方米;累计设立“一户一表”约140户,解决社区部分片区“三线”乱搭乱接问题。此外,街道利用周末时间实施开展“1+1”家园清洁行动,组织街道全体同志,联合区直挂钩单位下沉社区,共同协作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逐渐形成“干部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共建热潮。
南方+记者 余丹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