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下午,中国气象局就寒潮天气举行线上媒体沟通会。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表示,预计14日至17日,我国将迎来今年下半年首场寒潮天气过程,此次寒潮过程具有影响范围广、降温幅度大、大风天气显著、降水整体不强等特点。
据预报,14日至17日,我国北方和中东部大部地区将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先后出现普遍6~10℃的降温。其中,新疆西北部、内蒙古中西部、江南中东部、四川盆地东北部及陕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2~14℃,此次过程还将伴随4~6级偏北风,阵风7~8级。18日早晨,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至江淮地区。
13日,新疆北部出现小到中雪,西北部高海拔地区或山区有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预计15日至16日,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北部和东部将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黑龙江西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局地有大雪。
16日至17日,甘肃南部、陕西南部、西南地区东部、江汉、黄淮西部等地将有小到中雨,其中四川盆地东北部、陕西南部局地有大雨。青藏高原东部也将出现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有大雪。
海上大风同样不容忽视。16日至19日,我国东部和南部海区将先后出现6~8级阵风,9~10级大风。
此次寒潮过程对能源供应是一把“双刃剑”。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首席专家杨继国指出,受寒潮大风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及东部、南部沿海将陆续迎来风电“高发”或“满发”期,其中16日、17日风力发电气象条件最佳。与此同时,寒潮导致的降温将使华北、黄淮等地的电力负荷需求较常年同期偏高约20%。他建议,应抓紧风力发电的有利时机,科学安排新能源生产调度。
南方+记者 刘长欣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古嘉莹
校对 曾慧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