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广东省林业局、梅州市人民政府在广州召开第三届广东林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林博会”)新闻发布会。广东省林业局副局长王华接、梅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代伟介绍了本届林博会总体安排及筹备情况,并答记者问。
据悉,本届林博会以“绿美广东、绿色富民”为主题,将于12月1日-3日在梅州世界客商中心举办,将邀请近400家参展企业与采购商参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
“1+N”万平展区 林业盛会三大升级
广东省林业局副局长王华接在介绍时指出,本届林博会将围绕“提质增效、兴业强企、利民惠农”三大目标,系统展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三年成效,以及林业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的最新成果,搭建集展示、交流、合作于一体的高端平台,为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注入新动能。
在内容设计上,本届林博会将采用“1+N”模式,即一场开幕式,配套广东省县域林业特色产业目录发布、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展览展示、林木种苗和产业发展项目招商推介与签约、“粤林+”特色产品电商直播带货活动、产地产销对接与实地考察等N项专题活动,总布展面积达10000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在往届基础上,本届林博会进一步凸显三大亮点:
一是展示内容全面升级,突出“集群化”。进行全新展区规划,专设“粤林+”专区和省综合展区、各地市展区、省外展区,加强省内外的产业交流。突出产业集群亮相,将集中展示我省着力打造的油茶、竹、森林药材、花卉苗木等八大林业产业集群,凸显广东林业产业的雄厚实力与巨大潜力。
二是强化产销对接,助推绿色富民见实效。深度打造与推广“粤林茶油”“粤林竹品”“粤林康养”“粤林山珍”等“粤林+”系列公用品牌,并通过直播带货、采购商圆桌会、线上线下联动等多种方式,让广东优质林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力争实现签约合作新突破,助力林农增收致富,将“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三是融入客家文化,彰显地域特色魅力。将结合梅州作为“世界客都”的文化优势,在展会期间融入客家非遗元素、客家美食品鉴等特色活动,让参会嘉宾在经贸交流之余,感受深厚独特的客家文化,实现“林业+文化”的深度融合。
以会兴链强品牌 拟邀400家展商与采购商
作为连续三届林博会的承办地,梅州拥有得天独厚的林业资源禀赋。全市林地面积1781.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4.68%,位居全省首位,林下经济发展面积251.4万亩,油茶、竹子、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优势显著、发展潜力大。代伟介绍,梅州将充分把握本届林博会作为省级平台和主场优势的契机,紧扣“以展促产、以会兴链”思路,从林产品品牌塑造与产业链延伸双向发力,通过林博会平台将林业资源优势转化为林业产业发展胜势。

满山的油茶喜迎丰收。
在品牌建设方面,梅州将着力打造“梅州林品”综合品牌,重点展示油茶精深加工、竹制品创新应用、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推动梅州林业从“有名”向“有名牌”跃升。在产业链延伸上,将通过招商推介和“一对一”洽谈,重点引进竹木精深加工、油茶综合开发、南药提炼等项目,突破“卖原料”的产业瓶颈,发展“以竹代塑”等高附加值产品。同时,积极培育森林康养、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等新业态,推动林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为保障林博会安全有序高效举办,梅州市已成立了以市长任总指挥的筹备专班,统筹多部门力量形成联动机制。在展区内设置5大核心展区,既集中展示全省林业发展成果,又重点凸显梅州林业特色产业优势。计划邀请近400家参展企业与采购商参会,策划系列线上线下活动。线下设置林业高质量发展推介、金融服务赋能、AI 技术林业应用展示等专场;线上开设直播间,连续3天开展“粤林+”系列产品直播带货,全方位丰富展会内涵。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任峻男 通讯员林荫
摄影:吴秒衡
来源:南方农村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