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晚,莞城美术馆举办“此山中——夏天、吴杨波、刘卫培作品展”开幕暨“艺术发生场——美术馆之夜”活动。本次活动突破传统展览形式,以“此山中”为主题,首次在东莞推出同名环境戏剧,融合多元艺术媒介,为观众打造了一场深度参与的艺术体验。
广州美术学院2005届的三位艺术同窗,夏天、吴杨波、刘卫培以二十年积累共同呈现“此山中”展览,通过雕塑、油画等多元媒介,与策展人、戏剧导演符文瑜一起,邀请观众参与一场关于认知、存在与时代的多声部对话。
本次活动的核心亮点为符文瑜导演团队为展览精心策划的《此山中》原创环境戏剧。该剧目以“山”为意象,将静态作品与动态表演有机融合,引导观众从“入山”到“离山”,使静态的绘画作品通过空间布局与动态表演形成呼应,观众通过肢体剧舞者的引导,感受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实现从观展者到艺术共创者的身份转换。
美术馆之夜精彩纷呈,除了首次呈现的环境戏剧,观众在演员的引导下,通过折叠纸船、签名留言、共同构建艺术装置等环节,深入参与到作品的集体创作中。此外,三位艺术家亲临现场,与观众进行对谈交流,并签赠限量画册。本次“美术馆之夜”通过环境戏剧与展览的有机结合,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边界,为美术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策展人、戏剧构作符文瑜表示,“此山中”三位艺术家用作品共同营造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幻想的艺术世界。策展核心以“身体”为流动媒介,让肢体的即时性、互动性与美术作品的视觉符号、精神内核形成互文。这种跨界融合不仅消解了观展与观演的二元对立,更将美术馆转化为开放的社会剧场,让艺术表达从单向输出转向艺术家、作品、表演者与观众的多维共振,为公共艺术空间的可能性提供全新注解。
参展艺术家夏天表示:“这次美术馆之夜的环境戏剧,让我不由想到这些年很火爆的舞剧《只此青绿》。我的雕塑作品本质是对人间剧场的定格,而又被舞者重新激活与阐发。这场关于‘动与静’的永恒对话,都是对初心的重新唤醒,它借舞者的肢体,完成一次多维的接力。”
展览将持续至12月11日,面向公众开放。
南方+记者 杨逸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