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如何撬动山区发展活力?韶关邓坊镇有样本

作者 梁时禹;姚志豪;杨奇;叶志强 2025-10-27 16:35
05:11

小球如何撬动山区发展活力?韶关邓坊镇有样本

秋日傍晚,韶关南雄邓坊镇的匹克球场早已热闹喧腾——刚收工的村民们握拍上阵,清脆的击球声伴着欢笑声,成为小镇夜晚活力涌动的注脚。“既能健身,又能唠嗑,比闷在家里强多了。”65岁的李振兴不再饭后宅家看电视,而是摩拳擦掌加入赛局。

刚收工的村民们握拍上阵,清脆的击球声伴着欢笑声,成为小镇夜晚活力涌动的注脚。

刚收工的村民们握拍上阵,清脆的击球声伴着欢笑声,成为小镇夜晚活力涌动的注脚。

这样的改变,始于今年5月匹克球的到来。这颗小球不仅改变了居民生活,更成为南雄市推进“百千万工程”、激发全民迎全运热情的新抓手。邓坊镇的这一样本,也为广东推动“百千万工程”提供了新思路:发掘体育消费新场景,让体育产业成为新的落脚点。

缘起:政企联手碰撞出发展火花

匹克球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美国,是一项隔网对抗性的球类运动。凭借其老少皆宜、上手容易、成本亲民、时尚动感等特点,成为许多人的健身新选择。

这项新潮的运动是如何走进位于粤北边陲小镇的?这源于邓坊镇党委书记谭利华和星链擎速体育科技(南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金连的一次碰撞。

作为镇里的“一把手”,为了寻找发展的新路子,镇党委书记谭利华没少想法子。图为谭利华。

作为镇里的“一把手”,为了寻找发展的新路子,镇党委书记谭利华没少想法子。图为谭利华。

邓坊镇是韶关北部的边陲小镇。受限于“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邓坊镇的发展路子一直走不宽,人口外流很明显。

“镇里的产业比较单一,要么是传统农业,要么是旅游业。”作为镇里的“一把手”,为了寻找发展的新路子,谭利华没少想法子。

他常常带着领导班子到外地考察与招商,寻找新产业,避免邓坊镇陷入乡村文旅同质化竞争中。

在外打拼的企业家李金连与谭利华有着同样的想法。“我希望能为家乡作些贡献,希望我的家乡能够越变越好。”她是个热心肠,镇里的人都亲切地称她为“二姐”。

李金连热爱匹克球,是佛山市企业家匹克球俱乐部的一员。“平时就好和朋友们打个匹克球,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加强和商业伙伴的联系。”她希望能够把匹克球带回家,让父老乡亲们也体验一下。

今年年初,谭利华率领导班子到珠三角地区招商,李金连便将这一想法告诉了他,并表示自己愿意大力支持。经过考察与探讨,谭利华有了决定:“那就试试看!”

这并非一个草率的决定。领导班子们认为,一来,企业家为家乡发展出钱出力,这是好事,作为党委、政府要大力支持;二来,群众能多一种娱乐方式;再者,若能通过匹克球赛事,让更多人看到邓坊镇推进“百千万工程”后取得的成效,兴许就能吸引青年才俊返乡创业。“尝一尝这个‘头啖汤’,总要有点勇气。”谭利华说。

棋子落盘,说干就干。谭利华率领导班子,马不停蹄地对接场地建设、运动装备、赛事筹备等事宜,借助央企公益项目投入30万元,自筹资金15万元,迅速建成9个标准匹克球场。

匹克球就这样在边陲小镇“落户生根”,这项潮流运动开始改变小镇的发展轨迹。

在邓坊学校,老师们正在教学生们如何打匹克球。

在邓坊学校,老师们正在教学生们如何打匹克球。

实践:五个月时间实现小镇蝶变

今年“五一”,韶关地区首场匹克球赛事——“泉水谷”杯匹克球公开赛在邓坊镇打响了。

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32支队伍、256名选手上演精彩对决,参赛队伍中,既有来自珠三角的高水平队伍,也有来自本土的新队伍。

比赛当天,赛场周围挤满了前来观看比赛的观众。在塑胶球场上,选手们竭尽全力奔跑。网前吊放与底线对拉交替,球鞋擦地声伴着急促挥拍,每一记攻防都透着灵动与力量,尽显竞技张力。

“非常感谢南雄举办这次比赛,大型比赛真是让人过瘾。”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队队员曾永亮印象深刻。

赛事带来的经济效益,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今年“五一”赛事期间,来访游客3000余人,全镇餐饮、住宿、农产品的销售额约20 万元,甚至带动了周边村镇的饮食、住宿消费增长。“那几天,民宿的房间全部订满,周边村镇的也是。”泉心小院民宿负责人彭光明深有感触。

每逢下课,邓坊学校的匹克球场就会挤满了前来打球的学生。

每逢下课,邓坊学校的匹克球场就会挤满了前来打球的学生。

首场赛事的成功举行,让谭利华吃下了定心丸,他决定大力发展匹克球运动,将邓坊镇打造成广东首个“匹克球小镇”。

“镇上有个烧烤店,店主跟我说,‘五一’假期的营业额超过了他们过去3个月的营业额,每天的备货都被人们一扫而空。”谭利华想让每个群众,都能享受到匹克球带来的红利。

匹克球产业链,在政企合力推动下逐渐成形:

场地建设在加快。邓坊镇出台了匹克球场地建设奖补措施,26片匹克球场在政策驱动下建成并免费开放,覆盖了辖区内的学校、公园及各行政村。

赛事组织更有序。南雄市匹克球协会会长邱明华介绍,南雄在邓坊镇挂牌成立韶关市首个匹克球协会——南雄市匹克球协会,统筹赛事运营、人才培训与装备供应;邓坊镇强镇富村公司与匹克球品牌“怪兽星球”“路兹”达成合作,成为韶关区域总代理。

比赛体系更完善。新手赛、乡村超级联赛、“邻长杯”等赛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覆盖镇村干部、村民、返乡人员等群体,让匹克球在邓坊镇的知名度进一步扩大。

夕阳下,学生们活泼的身影,成了活力乡村的生动注脚。

夕阳下,学生们活泼的身影,成了活力乡村的生动注脚。

赋能:小球激活治理与发展双活力

匹克球的到来,不仅让邓坊镇多了张体育名片,更悄然改变着乡村的肌理。

邓坊村于8月份举办了“邻长杯”赛事,20支队伍中既有老者,也有孩童。“这不是单纯的比赛,是把治理从会议室搬到了运动场。”邓坊村党支部书记江华斌说。

在赛事带动下,不但村容村貌有了优化,邻里间的隔阂也在挥拍中消散,互帮互助的氛围日渐浓厚。如今,村里的匹克球场几乎每天都有村民前往打球,周末更是爆满。

秋日傍晚,学生们放学后纷纷来到匹克球场,开始打球。

秋日傍晚,学生们放学后纷纷来到匹克球场,开始打球。

体育产业方兴未艾,邓坊镇将继续朝着更专业、更融合的方向发展。

谭利华早已规划清晰:短期建训练基地,争取承办省级、国家级赛事;中期深化“匹克球 + 农业 + 康养”融合,开发更多特色产品;长期培育装备制造、体育旅游等延伸产业,打造全国知名的“匹克球小镇”。“我们的优势不可复制,”他说,“‘漂流 + 匹克球’双IP引流,‘企业助力+完整产业生态’支撑,更重要的是,运动已融入治理与乡风文明,这是单纯建球场换不来的凝聚力。

政府统筹规划、企业精准运营、村民深度参与的协同机制,让生态资源、文化底蕴、运动活力相互赋能。

如今的邓坊镇,随处可见匹克球运动的身影:学校里,孩子们手握球拍学习基本动作;文化公园内,老年人们组队挥拍锻炼身体;村庄球场上,邻里间以球会友融洽关系……

匹克球凭借其老少皆宜、上手容易、成本亲民、时尚动感等特点,成为许多人的健身新选择。

匹克球凭借其老少皆宜、上手容易、成本亲民、时尚动感等特点,成为许多人的健身新选择。

匹克球热也从邓坊镇延伸到了南雄全市。南雄市将制定《南雄市关于加快推动匹克球运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旨在将匹克球打造为南雄的新运动名片和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我们想以邓坊镇为突破口,在市、镇、村三级同步推进匹克球场地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争取吸引更多高水平的匹克球赛事落地在我们南雄,把匹克球打造成南雄百姓热爱的新运动和对外交流的新名片,使匹克球运动成为助力体育赛事、助力‘百千万工程’的一个新的引擎。”南雄市文广旅体局局长钟筱蓉说。

在课堂上,老师教得尽心尽力,学生们也学得有滋有味。

在课堂上,老师教得尽心尽力,学生们也学得有滋有味。

以文体融合、旅商协同的模式,创新体育新业态,邓坊镇以新颖多样、丰富多彩的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大力发展,成为广东破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又一探索。

统筹:李强 李江萍

采写:南方+记者 梁时禹 叶志强

摄影:南方+记者 姚志豪

剪辑:南方+记者 杨奇 实习生 万骏芳

编辑 王瑾 童慧
校对 黄买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